第1页共10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8页中关村科技园区智力资本调研总结报告一、由资本—知本—智本说开来农业经济时代,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中对社会财富贡献最大的要素,产生的地租是主要分配形式,占绝对的比例,而由资本产生的利润和由劳动产生的工资分配只占数量不多的余额。在工业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源经济时代,企业的规模侧重于量的扩张,资本是稀缺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资本谁就拥有了分配的主动权,资本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分配形式,占据着绝对的比例。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资本所代表第2页共108页第1页共10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8页的资源日益短缺,以资本推动经济发展难以维持;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代替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样,会财富的分配就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多少及其价值的实现程度,相应地,非人力资本因其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减少,在分配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处于辅助地位。这就意味着劳动力尤其是智能劳动力应取得更多的收入。而现行分配模式中,劳动者的收入多少并没有取决于他在创造财富时各生产要素贡献的相对比例,资本的收益仍占主要地位,这种分配模式应予以变革,否则会阻碍知识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的经济是自然资源型的。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在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工业产品是汽车,一辆汽车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约占生产成本的60%。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工业产品是半导体,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第3页共108页第2页共10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8页消耗在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到20%。在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计算机软件,而在制作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所占比例更低。1996年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出:依据100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财富资源(指资金、有形资本)占这些国家总资源的12%,自然资源(指土地、矿山、水资源等)占24%,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占64%。可见,占多数的就是人才、技术、管理、无形资产与各种软件组成的智力资本。纵观人类发展史,社会经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产业发展形态也经历了劳动密集型(人力为主体)、资本密集型(财力为主体)和知识密集型(智力为主体)诸个形态。在这极类似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中,人力资源已从人力资本走向智力资本。当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不难发现,曾被预言家称为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人才时代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我第4页共108页第3页共10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08页们身边,而推动这个时代到来的力量,正是智力资本。知识与智力。《辞海》对知识和智力所下的定义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智力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仅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便可看出,知识是一种已有的存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智力则是一种创造性存在,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智力是对知识的驾驭和操纵。知识经济与智力经济。从学术界目前对知识经济的理解上看,知识经济与智力经济并非完全对立,有时甚至是相互替代的。吴季松博士在他1998年出版的《知识经济》一书中给知识经济下了一个明确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第5页共108页第4页共10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08页时代,知识不可避免地成为高度浓缩的资本,但知识资本是对人人开放的,利用仅需支付少量的成本;而智力资本则有所不同,由于智力资本的构成中含有大量创新的成分,其表现方式为新理念、诀窍、管理技术、专利技术以及新成果、新产品等,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且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独占性,因而,对智力资本的使用要付出较大的成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