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优秀教师事迹材料熊大仁,珍珠养殖专家。江西南昌人。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37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曾任复旦大学副教授,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广东文理学院教授,光华医学院教授、教务长。1953年后,历任中山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主任,暨南大学水产系主任,XX省水产专科教学教授、副校长,湛江水产学院教授、院长,中国水产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毕生从事水产的教学与研究。1958年育成海水珍珠和淡水有核珍珠。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1962年育成无核珍珠。1978年,熊大仁教授主持的珍珠贝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研究缩短育珠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是我国人工养殖珍珠的创始人之一。主编有《普通生物学》,著有《寄生虫学》、《珍珠的养殖》、《浮游生物学通论》。我的老师熊大仁教授光阴荏苒,悠悠我思。时间虽能改变许多东西,但我们对师长的怀念却恒久不变。饮其流者怀其源,先生那火热的心肠、坦荡的胸怀、执着的事业心以及平易近人的作风,至今依然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那时候,我刚上大学,先生刚率暨南大学水产系迁湛不久。我们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课《无脊椎动物学》就是先生亲自担任主讲的。他总有一种慈祥的仪态和表情,虽然岁月的白云已爬上他的两鬃,但先生的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乌黑的面庞、饱满的前额,眼镜后面一双含笑的眼睛和略微迟缓的动作,使人感到一个学者的雍容风度。先生教学是很认真的。那时,他经常出席全国学术会议,又主持校务活动,工作很繁忙。虽配有年青助教协助他的课堂教学准备及实验课等,但他每事必亲自仔细处理。教本除了一本山东海洋学院主编的《无脊椎动物学》之外,还印发先生的课堂讲义和复习提纲;课后他深入教室、学生宿舍、实验室、与我们促膝谈心,翻阅我们的课堂笔记和实验报告;有时还参加我们的活动,在晚会上表演幽默风趣的节目,与良师一起讨论讲讲见闻和笑话等等。先生对我们学生总是很客气、很和蔼的。他习惯把你们这一人称代词唤成各位:从今天开始,我将与各位一起来研究《无脊椎动物学》。第1页共3页步入水产科学门槛非但要求各位有极大的热情,而且亦要求各位有勇于献身的探索精神。他习惯地摘下眼镜,期待地注视着全班同学,接着重又戴上眼镜,继续说下去:就是聪明人,也不是全知的。各位假如懂得自己知之不多,说明已有收获。世上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在我们研究的无脊椎动物领域里边,有着很多的水产物种可供开发利用。以昆虫类来说,就蕴藏着人类未来食物的巨大蛋白质源泉。各位应多多留意研究它们。各位将是国家的人材,未来寄托于各位的身上hellip;hellip;。先生平易近人,讲话活泼风趣,富于哲理。我们敬仰先生,喜欢亲近他,总爱向他请教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问得有点幼稚可笑,可他总是有问必答。老师,为什么看显微镜先要摘下眼镜。哎,不摘下眼镜,眼球就不堪负担了。你看,这显微镜有好几层透镜,若眼镜这层透镜又加入去凑热闹,就多余了。凡事不可多此一举。因显微镜可随各位视力的差异由本人自己调节至清晰为止的。当然罗,也有人不辞劳苦戴着眼镜去看显微镜的,这叫做听其自然。那年《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实习印象良深,至今仍历历在目。先生亲自带领我们前往雷州湾近海的硇洲岛实习。那孤岛骄阳似火,灼热得令人窒息。先生随身的装备是:短裤、草帽,还有咖啡(据说咖啡可以提神解乏)。每天一大早,先生就领着我们顶着酷热日晒,调查物种,觅寻标本。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盈野丛生的仙人掌、石头缝里穿行的海蟹、密布在礁石上的藤壶、海水里飘动的水母、沙滩上星罗棋布的贝壳,使人感到自然界的神秘莫测。海浪咆哮,我们在颠簸得厉害的小船晕浪呕吐。然而,有先生与我们同在,一切就变得极具意义的了。真实是最难的。偶然碰到连参考书上也没有记载的物种时,先生总是认真研究一番,反复审视标本。他从不随意下结论或编造理由来搪塞我们。具体我还说不上这是什么物种。估计是某某科的一种属。待我回去查查看再告诉各位,好吗。我们都十分敬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