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一、二)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节会计确认和计量第四节财务会计报告第二章应收和预付款项第一节应收票据第二节应收账款第三节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第四节坏账第五节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第三章存货第一节存货的确认第二节存货的初始计量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第四章投资第一节投资的确认第二节短期投资第三节长期债权投资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第五节长期投资减值第五章固定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第三节固定资产的折旧第四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第五节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第六节固定资产的处置第六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第一节无形资产第二节其他资产第七章流动负债第一节短期借款第二节应付票据第三节应付和预收款项第四节应交税金第五节应付股利和预提费用第六节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第八章长期负债第一节长期借款第二节应付债券第三节长期应付款第四节专项应付款第五节借款费用第九章所有者权益第一节所有者权益的内容第二节实收资本第三节资本公积第四节留存收益第十章费用第一节费用的分类第二节生产成本第三节期间费用第十一章收入和利润第一节收入的分类第二节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第三节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第四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第五节建造合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第六节关联方交易收益的确认和计量第七节利润第八节利润分配第十二章债务重组第一节债务重组概述第二节债务重组的核算第三节债务重组的披露第十三章非货币性交易第一节非货币性交易的概述第二节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第三节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第十四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第二节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第三节会计差错更正第十五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一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第二节调整事项第三节非调整事项第四节利润分配方案中的股利第五节持续经营第十六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第二节利润表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第四节合并会计报表第五节会计报表附表第六节会计报表附注第十七章预算会计第一节预算会计的构成第二节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第三节事业单位净资产第四节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第五节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第一章总论[基本要求](一)掌握会计要素概念、主要特征及会计等式(二)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三)掌握会计确认概念及基本确认条件(四)掌握会计计量概念及计量基础(五)了解财务会计报告概念与分类[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它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的计量。(一)资产1资产的概念。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2资产的主要特征。(1)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二)负债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2负债的主要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计量。(一)收入1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