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夏日哈木铜镍矿夏日哈木铜镍矿得以发现,物化探异常靶区查证是关键。一、任务来源项目起初为“青海省格尔木市夏日哈木铜多金属矿预查”,由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通过对东昆仑拉陵灶火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后筛选并取得探矿权的自主投资项目,费用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青海源盈矿业投资公司投资,2010年9月—2012年开展了预查、普查工作;2013年在矿区HS26号异常区开展了详查工作,提交了《青海省格尔木市夏日哈木铜镍矿区HS26号异常区详查报告》;按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夏日哈木铜镍矿勘查和开发的会议精神,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由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与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对矿区HS26号异常区开展勘探工作,勘探由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全额出资,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承担地质工作。二、找矿思路确定(一)找矿的历史背景或政策自2008年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358”目标(2008—2015年)以来,青海省加大了铜、镍、铅、锌、银、金、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部署和研究,以整装勘查区和重要成矿区带为重点,利用国家财政、省财政及社会资金安排了一系列公益性、基础性的矿产1勘查工作。在这种背景下,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在拉陵灶火地区1∶5万地质、物探、化探等基础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了找矿靶区并申报了指标矿权。随着找矿工作的推进,发现了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二)初始找矿线索、信息1)在化探筛选过程中,发现在矿区内存在以Cu、Pb、Cr、Ni、Ag、Au、Hg为主的1∶5万化探异常,分析地质背景发现,工作区(矿区)内具有热液交代蚀变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和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种的成矿潜力,该处化探异常是最初的找矿线索,也是立项的基本依据。在后期工作中,查询铜多金属矿种的同时,重视了成矿与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类型,对青海拉陵灶火地区1∶5万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在夏日哈木地区圈定的3处丙级1∶5万水系综合异常进行了查证。其中HS26Cr(Ni、Co、Cu)异常发现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在岩体内圈定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铜镍钴矿体,HS26Cr(Ni、Co、Cu)异常位于矿区中北部,异常元素组合较为简单,以Cr为主并伴有Ni、Cu的元素组合,强度高,规模大,套合好,Cr、Ni、Cu元素均有三级浓度分带,其中Cr峰值1585×10-6、均值643.4×10-6,Ni峰值1651×10-6、均值361.8×10-6,Cu峰值206×10-6、均值75×10-6,Co峰值82×10-6、均值53×10-6。该异常为找矿提供了直接信息。2)通过青海拉陵灶火地区1∶5万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开展,在区内圈出了几处基性岩体,岩性为辉长岩。基性岩体的圈出在地质背2景上与化探异常相吻合,对矿床的发现提供了初始线索。3)1∶50万高磁正异常分布于中部、西北部、东北部。异常与区域构造方向大体一致,均以带状分布。西北部高磁异常带沿北东东向延伸,大都呈长条带状,岩性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超基性岩及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高磁异常总体强度100~300nT。区域肯得克可铁矿、野马泉铁矿等矿床主要分布于异常高磁曲线梯度带以及高磁异常部分扭曲的位置。4)对夏日哈木地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圈定了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8处高精度磁异常区,其中C6异常位于区内夏日哈木和苏海图地区,岩性主要为金水口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异常值介于-319.28~583.20nT;1∶5万高磁C6异常范围与1∶5万水系HS26Cr(Ni、Co、Cu)异常位置吻合,且发现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并在杂岩体中圈定了铜镍钴矿体。(三)找矿思路及依据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确定了成矿类型,明确了找矿思路,实现了快速找矿突破。以1∶5万水系综合异常和1∶5万高磁异常范围为目标,开展查证工作。通过查证,在异常区内发现基性-超基性杂岩体,通过进一步大比例尺工作的相继开展及工程手段的检查,所获得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初始找矿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建立了以小比例尺基础信息为线索,以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对象,大比例尺查证为手段的总体3思路,展开工作。通过大间距的工程验证,圈出了铜镍矿化体,从含矿的岩性初步判断了矿化的强弱与岩相变化规律关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