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十问温州发展之七:农村到城市到底还有多远?温州特殊的区域特征,造就了平原与山区、城市与农村之间巨大的发展落差和贫富悬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温州。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温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法回避的命题。我们不能否认过去已经取得的成绩,但着眼于一个“完整”的温州的形成,如今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靠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探索,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题记实现城乡统筹,涉及许多内容,因此是个多元的课题。许多地区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温州也许很难逐一“复制”,但参考外地的做法,对于温州来说却十分必要。从田地里解脱出来成为一名城里人,曾是几代农村人的梦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以及农民进城难等,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从今年8月开始,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到2020年要让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这意味着在10年内,将有1000万农民转户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进城成为“新市民”。这被各界认为是重庆市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目标,有组织地向农民敞开胸怀。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以农民自愿为基础,设定合理的职业、收入、住房等门槛,避免农民盲目进城。长期以来,农村户口捆绑了宅基地、林权、承包地“三件衣服”;城市户口捆绑着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五件衣服”。重庆的户籍改革,尝试通过建立转户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弹性退出机制,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农民转户后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纳入城镇保障体系,实现转户进城后“五件衣服”一步到位。重庆通过推行“农民进城”来实现城乡统筹,而在不少地方,则通过“农民上楼”的农村城镇化方式,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保体系为基础,形成人口、产业和资源集聚。其中,江苏张家港市的永联村就是一个典型,被称为“永联小镇”的嘉园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保留了“粉墙黛瓦、依水而居”的江南水乡特色,又完善了商业休闲街、居民生活街、农贸市场、医院、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这个居住区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容纳3200户居民。通过推进集中居住,全村不仅置换出600多亩土地,为发展工业腾出了空间,而且带来了农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天津华明示范镇建设的主要模式,是以宅基地换房,即在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规划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市镇,农民以宅基地置换标准住宅,原有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现在,该镇12个自然村的1.2万户约4万人,已经入住这个示范镇,享受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成果,而统一复耕的土地达到446.6公顷。今年,华明镇还获得“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农民进城”与“农民上楼”,当然只能看成是粗放型的城乡统筹,但这些积极探索的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其做法的本身。温州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全省“最富裕”同时也是“最贫困”的地区,贫富分化始终是温州均衡发展过程的一大“硬伤”。人均收入作为城乡统筹的基础条件,温州在“平均”上并没有落于人后,去年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10100元,比全省略高,比全国则高出近一倍。但很多人还是难以想象,温州这个被外界普遍认可的富裕地区,居然还有1168个低收入集中村的农民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村有126个。据2008年统计,全市有低收入农户21万户53.6万人,约占全省六分之一。温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欠发第4页共8页第3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页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