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遂川县泉江小学邹庆兰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96-97。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2.营造自主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在试做与探寻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并从中感受迁移、对比等思考问题的方法。3.鼓励学生探寻“新情况”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三、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一改以往“老师出题,学生练”的模式,鼓励学生自己来创造例题,通过“创编——交流——欣赏——借鉴”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在“编题、讲题、做题”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和发现的空间。六、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1.学生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列出算式。2.学生尝试解答。3.交流算法4.汇报并对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进行对比。5.学生自己编题,探寻不同的新情况。6.学生交流。7.汇报8.小结算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地尝试与探究中学会计算的方法,并传递给学生认识或研究一类新事物的方式方法,学生探究“新情况”的过程就是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同时展现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1.改错2.小货车——请你来喊停3.解决问题亮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的身高多少米?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在巩固中提高。](四)课堂总结,体验收获今天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充分的课堂总结,促进学生较系统的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新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