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育苗技术要点_草莓种植管理要点技术是什么草莓种植管理技术一、温度管理11月份温室已经覆盖薄膜,草莓生长在相对封闭的温室环境中,温室内温度管理十分重要。温度管理要视温室内草莓苗子的大小,温度管理的原则是“小苗促,大苗控”,即莓苗偏小的管理温度要适当的高些,以促进其生长,大苗要降低管理温度,适当控制其生长的速度。3叶时,日间温度20℃~28℃,夜间温度10℃~12℃;4~5叶时,日间温度20℃~25℃,夜间温度6℃~8℃;6叶时,日间温度20℃~25℃,夜间温度5℃左右。二、补充叶面肥料补充叶面肥料调节草莓生长,在草莓开花初期加强叶面肥的补充。一般喷施用碧护、磷酸二氢钾,每隔5~7天叶面喷施1次。三、日常管理1.及时将老叶、黄叶、病虫叶摘除,减轻病虫危害,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生长。经常保持每株有5~6片健壮的叶片。2.及时摘除伴随着草莓植株旺盛生长,大量发生的匍匐茎,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3.疏花疏果:花期要采取疏花疏果措施,疏去高级次小花、弱花。结果后,将畸形果、病果、小果疏掉,最终第一花序保留4~7个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6~7个果左右。四、灰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的病害,对草莓的生产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枯叶、老叶,为通风透光创造条件,防止草莓生长在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的环境里。药物防治:使用翠贝喷施,硫磺粉、百菌清烟雾剂熏蒸。五、准备温室授粉蜜蜂本月末定植早的草莓陆续开花,为提高坐果率,要在草莓开花时放置蜜蜂来辅助授粉,一般在草莓开花前5~6天放入棚内。放蜂前15天要喷药彻底消毒防止病虫害,喷药时将蜜蜂搬出,3天后再搬入棚中。草莓种植管理要点(一)栽植技术1、栽植制度一般采用两种栽植制度,即1年1栽制和多年1栽制。(1)1年1栽制头年秋季定植,翌年收获一茬果后耕翻掉草莓植株,另择田块重新栽植秧苗。1年1栽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产量较高,果实较大,品质好,病虫害少。在菜田多或人多地少的城市郊区采用较多。(2)多年1栽制栽后连续收获几年才更新土地。这种栽植方式,稍能节省人工,但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多,经济效益不高。一般在土壤杂草少,地下害虫不多,劳力较缺,大面积集中栽培时采用较多。栽培草莓,特别是从外地引种时,常因秧苗质量差,第一年产量不高,第二年才获得较好产量。也有的品种,如荷兰的汤美拉可连续3年保持高产。但一般草莓长到第三年已明显衰退,产量氏,品质下降,病虫害发生多,经济效益降低。所以露地栽培草莓以2年1栽较为适宜。2、园地选择草莓具有喜光性,但也耐荫蔽;喜水,也怕涝;喜肥和怕旱等特点。栽植草莓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地点。地下水位较高的水田,可开挖沟渠栽植。山坡地可修成梯田或采用高等栽植。草莓可与其他作物合理间作或轮作。草莓园应选择与草莓无共同病害害的前茬。有线虫为害的葡萄园和已刨去老树的果园,未经土壤消毒不宜栽种草莓。风口地带或易受寒流、霜冻危害的地方,也不宜种植草莓。草莓采收期用工集中,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时,应根据当地劳力情况,合理安排种植面积,选择离城市近,交通方便,并有加工条件的地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土壤准备栽草莓前要耕翻土壤,深30厘米左右。整地质量要高,无土块,要求沉实平整,以免栽植后浇水引起秧苗下陷,影响成活。如果园地杂草多,可在耕翻前半月左右,每亩用10%草甘腾0.5千克,加入50升,喷洒杂草茎叶,待草枯死后再耕地。结合翻地施入基肥,农家肥是草莓优质丰产的基础,一般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千克,另加50千克过磷酸钙和50千克氯化钾,或者加50千克氯化钾,或者加5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料。如土壤缺素还还应补充相应的微肥。草莓栽植密度大,生长周期短,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第二年春季补充适量化肥就可满足植株生长结实要求。连作的草莓地施肥更困难,因此基肥一定要充足。施基肥要全园撒施均匀,然后耕翻土壤,使肥土充分混和。翻耕时间宜早,最好伏前晒垡,使土壤熟化。按照定植要求做畦打垄。北方一般采用平畦栽植,畦长10-20米,畦宽1.2-1.5米,畦埂高15厘米左右。平畦栽植的好处是灌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