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对当前岱山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思考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又好又快”新的发展理念,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还昭示着中国经济坚持良性持续发展的决心,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现实的运行轨道。岱山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县,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利用特有的海洋海岛优势资源,能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打造“富强岱山”、构建“和谐岱山”,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条件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成绩和变化成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的基础条件。经济运行实现了快速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全县经济增长率经历几次上下起伏的波动,期间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峰谷落差达到44.9个百分点(见图一)。2000年,我县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至2006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8%、11.8%、12.0%、13.3%、15.9%、15.4%、18.3%。这就显示出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从2000年到2006年,我县经济已连续七年在10%以上高位势上平稳较快地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运行。我县经济增长出现的这一连续几年高位平稳运行的新轨迹,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切合国情,也符合欠发达地区经济向好的规律。在内外因的作用下,县域经济增长内生机制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平稳的增长态势为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图一:历年全县经济增长率比较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县GDP总量不断上升。1978年仅为7114万元,2006年突破50亿元,达到5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2006年GDP总量是1978年的12倍,年均增长9.3%。与此同时,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财政总收入仅为1662万元,2006年上升到3.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1712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25.1亿元。岱山综合实力的大提高,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的同时,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我县的人均GDP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55元上升到2006年的27853元,约折合3567美元。按照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8000美元之前,工业化进入加速阶段,岱山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的-20-10010203040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前半期。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150元和8432元,比1978年增长30倍和60倍,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升级,由一般吃穿用向高级吃穿用升级,这就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产业结构实现逐步优化。2006年,全县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3.8∶35.8∶40.4(见图二),并逐步呈现“一稳、二强、三优”的发展态势。一产主要以水产品捕捞为主,在保持高效精干的捕捞队伍同时,合理调整渔业结构,有序地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着力保持渔区稳定与繁荣。工业经济抓住全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大力推进秀山常石、长涂金海湾、衢山东邦、岱西海舟等修造船项目建设;着力引导水产加工、汽配、玩具、微电机等传统行业加快向精深化、规模化发展。海洋旅游在海洋文化和海岛休闲度假两大基地打造中快速发展、海运业在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中迅猛发展、港口物流在资源开发和市场化运作中取得新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可能。第4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7页图二:主要年份三次产业结构比较社会事业全面推进。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科技对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努力推进义务教育,顺利通过“教育强县”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