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海恩法则与墨菲定理有机结合的基本观点论输电线路高空作业危险点预控措施及必要性摘要:结合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的实际,重点运用海恩法则与墨菲定理的观点介绍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高空作业的危险点预控问题。并进一步运用海恩法则观点阐述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中高空作业的危险点预控与高空坠落措施及必要性。关键词:海恩法则;墨菲定律;输电线路;危险点预控;高空坠落电力输电线路检修过程中具有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交叉作业危险点多等诸多因素的特点,同时还要受工作现场的地形、天气、材料的运输、还有其他许多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好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就需要明确现代电力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预控问题,并找到可行的对策。一、基本概念(一)海恩法则与墨菲定理在安全工作领域,有个有名的“海恩法则”,它是由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海恩认为,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墨菲定律”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墨菲定律的基本观点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n=1(1p)n,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这一结论被著名学者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二)危险点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职业病;第二方面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质,如停电线路不加挂个人保安线,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第三方面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随心所欲地作业。如:有的作业人中在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后备保护绳,即使系了安全带或后备保护绳也不按规定使用等。(三)危险点预测在作业前,通过现场勘察或查阅相关资料,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危险点提前预测。危险点预控法,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它要求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再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事先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危险点预控,正是这样一种积极预防的有效方法。(四)危险点的特点高处坠落事故是输电线路高空作业伤亡事故中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的事故,如何有效地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对预防输电线路安全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运用墨菲定律的基本观点,通过对近年来所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探讨了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以期达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中危险点预控的目的二、危险点的产生分析只要有安全生产任务,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生产任务结束,危险点也随之消失。(一)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只要出现特殊的不良天气如雨、雪、雾、大风等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点。天气变好,危险点也不复存在。(二)伴随线路金具制造缺陷而生成有些线路金具的制造缺陷不经过技术检验很难发现。而一旦投入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潜在的缺陷就会变成现实的危害。这就是设备自身问题所存在的隐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