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选择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常常被人误解。误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地以为,政治经济学是既讲政治也讲经济的学科,是政治加经济。另一方面的误解,是以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3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4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6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的对象。7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8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有三种: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9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生产工具。10社会生产过程的起点是生产,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12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二简答论述(未注明的一般是需要记住的内容)1生产关系为什么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了解有印象,知道大概内容和要点即可)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第二,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2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了解)答: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章一选择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第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具体劳动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5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所决定。8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