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一、企业管理概述(一)、企业的概念及分类1.企业的概念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一个组织要成为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经济性,这回答了企业干什么的问题。②盈利性,这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干的问题。③规范性,这回答了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格问题,是对现代企业的社会身份界定。2.企业的类型①按生产经营领域分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金融企业;②按内部分工与协作分为单厂型企业、总厂型企业、专业公司;③按外部社会联系方式分为联合公司、企业联合体(企业集团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企业联合体)、战略联盟、虚拟企业;④按出资方式分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除此以外,还可依照所有制形式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依照生产规模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二)企业管理的性质与职能1.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是指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通过内部管理机制运作以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最终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活动。2.企业管理的性质企业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且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①自然属性: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②社会属性:企业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显然具有不同的个性。3.企业管理的职能经典的表述一般是按法约尔的观点:企业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职能。其中,计划是首要职能,规定了组织的努力方向;组织提供了计划实现的保证;指挥带有强制性;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组织行为符合计划要求;协调贯彻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三)企业管理的内容1.不同层次的管理①高层管理:这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处于统帅地位,决定着企业管理的全局;其核心内容是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②中层管理:这是把高层与基层联接起来的纽带,其内容一般是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不同借端和构成要素为对象,形成一系列的专业管理。③基层管理:主要是对生产、销售、服务等现场作业的管理,其内容一般包括工序管理、物流管理、环境管理、基层组织管理等。2.不同分类的管理①经营管理: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由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及营销组合等构成核心内容的系列管理。目的在于认识、了解、把握市场,并努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成功地实现市场交换。②生产管理:这是以生产为导向的,由生产组织、工序管理、设备管理、物流管理等构成核心内容的系列管理。目的在于确保生产物资及时按需供给,保持生产手段完好,以按时、按量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二、现代企业制度(一)企业制度的概念与演进1.企业制度的概念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它由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三个基本内容构成,其中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2.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企业制度在演进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基本形式。现在看来,无论是个人业主制还是合伙制,都属于古典企业制度,其共同的特点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是其所有人的延伸,负无限责任,因而,通常称之自然人企业。公司制企业是由两个以上的投资者出资,按照一定法律程序组建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在我国,公司的主要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与特征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