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1.1国际贸易的起因•1.2绝对优势•1.3比较优势•1.4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P7学习目标5个1.1国际贸易的起因•1、开展国际贸易的优点:•有助于本国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或者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性能不佳,或者生产能力所限,满足不了国内的市场需求;1-1讲稿有补充案例•使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例如上个世纪60-70年代,中国从古巴进口糖,从阿尔巴尼亚进口蜜枣;补充案例1-1A•可以促进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对本国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落后的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2、国际贸易的起因:•气候:(热带的天然橡胶等经济作物,教材P7上的例子);•资源稀缺:自然资源在世界各个国家分布不均匀,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本国发展需要的资源(中东的石油,南非的钻石,中国的稀土,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1-1讲稿有补充案例•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的国家掌握着不同的生产技术,因此有些国家生产的某些产品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更好,欧洲意大利手工业悠久历史,皮鞋、时尚首饰等特别出名,名声在外。中国的代工);•政治因素:(中美之间的―贸易战‖)1-1讲稿有补充案例•技术差异:(瑞士的手表,上海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传统工业、加工业发达)1-1稿有补充案例讲•3、边干边学:现代理论,含义指一国工人获得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不同国家工人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就会逐渐缩小、降低。经济学中的学习曲线。•P8课堂练习11.1.1有限的资源•1、可利用的资源概念:称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p.8)•(1)、土地:指所有在地表下、地表以上、河流中、海洋中能够发现的所有原材料以及生长在地表上生长的所有原生资源。以土地为例,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最好和紫禁城一样,但是地球上有那么多空间容纳给每个人吗?显然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上海的房价一定是上涨的。•(2)、劳动力:人力的总和,指所有能够工作并且愿意工作的人们组成,人类的努力和人类所从事的劳动的总和。影响的因素:年龄、知识技能、身体状况等等。•(3)、资本:除货币之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机器设备和建筑物。•(4)、企业:指从事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组织工作的机构,它们制定决策并承担风险。是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雇佣者。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是市场化,完全由市场上的需求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好坏。•2、上面讲的生产要素的供应都是有限的(稀缺性),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统统都是有限的。•3、引出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资源数量是有限的。有限资源如何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而且这个问题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只不过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表现在具体的产品、服务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4、生产体系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社会就需要有一套生产体系来尽量满足更多的需求,该体系利用可以获得的有限资源尽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样的生产体系被称为经济体系。1.1.2专业化•0、专业化最早提出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织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造织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①、劳动者的生产技巧因分工而日进;•②、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③、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1、什么是专业化: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专业化使得国际间劳动分工可能,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称为劳动分工。2、专业化生产的主要优点•雇员能做他们最擅长的事。•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