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操作---提疑---探究---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旧知提用,铺垫新知()叫作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师:能看出来,同学们回家复习做的很好,不知预习做的怎么样?长方体体积和什么有关系?生: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师:为什么这么说?生:(手拿学具演示)如果两个物体的长、宽相等,高的值大的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大;如果长、高相等,宽值大的那个物体体积就大;如果宽、高相等,长的值大的那个物体体积就大。师: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说法吗?那么体积与长、宽、高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同学们拿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学具。二、想到就做,构建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老师说学生摆(分别用3个、4个、6个、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摆长方体),看哪个小组摆的形状最多,并记录它们的长、宽、高、体积各是多少。2、表格完成,学生观察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看有什么发现?(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探讨发现)3、小组汇报。生:长×宽×高=长方体体积(板书)师:看公式,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生:那么为什么长×宽×高=长方体体积呢?师:问的好,你真是一名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是啊,为什么长×宽×高=长方体体积呢?4、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为什么长×宽×高=长方体体积。5、小组汇报,举例说明。三、我说你摆,创设新知1、老师说要求,小组合作拼摆,并快速计算出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一排3个,2排2层;一排4个,3排3层;一排2个,2排2层)2、小组汇报结果。3、学生说发现。(最后一个是正方体)4、设疑:正方体体积怎样求?5、正方体体积的生成。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还有通过刚才的拼摆算体积,所以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四、检测广场,明理内化1、自查预习师:打开书和本,对照今天的知识点检查自己做的习题,提出疑问进入我们的答疑解难。2、答疑解难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提出来,同学帮助解答。(容积的求法,学生解答)3、一触即发出示长方体框架、玻璃板。学生观察,看到这些材料,想到什么?生:做个鱼缸子不错。师:好!我们就做鱼缸子,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需要多少铁丝子?(求长方体棱长总和)在表面贴上玻璃板要用多少玻璃板?(求长方体表面积)这个长方体有多少立方分米?(求长方体体积)在里面盛入多少升水?(求长方体容积)师:如果要向这个池子里注入3分米高的水,需要多少升?(学生计算,集体纠正)五:设疑,布置预习内容师:又是多少毫升水呢?回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