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供电保障重要用户的分类和分级方法1概述电力公司为了更好的指导危机情况下不同类别不同级别重要用户的供电恢复,并根据用户重要程度的差异优化管理成本,规范各类重要用户合理用电,提出了对重要用户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重要用户的定义、其范畴的正确界定、以及重要用户的分类与分级是电力公司有针对性,对电力系统实施差异化防灾减灾目标的基础。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对重要用户的范围、分类、分级有过明确的规定。众多行业的功能特点迥异,其负荷特性各具特点。同时,同属一个行业的不同重要用户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也有所区别,其对供电可靠性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重要用户的科学分类及分级是迫切需要,同时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本章从行业属性和用电性质两个方面分别对重要用户进行分类,研究建立重要用户的分级指标体系,为重要用户分类分级提供科学依据。2重要用户与重要负荷定义2.1重要用户的特征尽管“重要用户”一词常见于各类报道和有关规章当中,但由于人们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我国各地对重要用户的认识并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用户的合理供电方式与应急管理。随着电力在社会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各类用户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已与电力的使用密不可分。通过对重要用户特征的辨析,进一步明确重要用户的对象和范围,有利于形成与重要用户供电要求相适应的合理(供电)方式及自备应急电源选择和配置,进一步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和危机状况下“最低限度保障”的。根据用户所从事活动的性质,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影响来看,重要用户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应领域中占有特殊地位,用户本身活动的正常与否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例如军事指挥中心、国家广播电台等。(2)用户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具有时效性、连续性、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重新启动原有的工作内容存在较大的障碍或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例如从事天文观测活动的空间研究机构、医院的重症监护中心等。(3)用户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遭到破坏后,可能会产生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负面影响,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例如大型石化生产企业、重大赛事比赛场馆等,或出现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恶性事件,例如煤矿等井下作业现场、城市大型污水处理企业等。2.2重要用户的定义对重要用户特征的归纳是对重要用户进行定义的基础,本节对重要用户进行了定义。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国务院令第196号)和国家有关安全供用电的相关规定,重要用户一般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军事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断供电将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身安全或公共安全、造成社会政治影响、对环境产生污染、带来经济损失的电力用户。以下是本报告给出的对重要用户进一步更加量化的定义:重要电力用户应是在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客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中断对其供电将危害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用电单位和特殊用电场所(可以是临时)的电力用户。具有一级负荷兼或二级负荷的用户统称为重要用户。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也为重要用户。中断供电将造成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亦应列为重要用户。此外,其中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重要客户称为高危客户。高危行业:泛指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高,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及设备财产损失,且事故发生率较高,短时间难以恢复或无法恢复的行业,比如煤矿、非煤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水陆交通运输等行业。“高危”是某些类型重要用户的一种属性。2.3重要负荷定义由上述重要用户定义知道,具有“一级负荷兼或二级负荷”的用户被称为重要用户,也可以理解为具有“重要负荷”的用户是重要用户。因此,要想真正明确重要用户的范畴,必须首先非常明确一级负荷、二级负荷等重要负荷的定义和范围。我国目前在《供配电设计规范》中给出了一级、二级负荷、三级负荷的定性规定。本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一级负荷、二级负荷的定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