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侯茜教学目标:1.读通字句2.读懂大意3.读出感情教学重难点:读懂大意,读出感情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二、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三、解题: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题目四、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五、整体感知:1.听读,读准字音:擎(qĺng)锦帽貂(diāo)裘(qiú)鬓微霜(bìn)骑(jì)酣(hān)妨(fáng)遣(qiǎn)2.跟读,读出节奏3.再读,读懂大意:(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意(2)同桌交流词意(3)标记疑问,相互解答(4)概括词意:明确:上阕:叙写盛大豪放的出猎场面下阕: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六、合作探究:六、合作探究:1.1.词中哪个字能表现出豪放?词中哪个字能表现出豪放?狂(词眼)狂(词眼)2.2.上阕中作者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上阕中作者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1)一狂:“千骑卷平冈”的阵容(2)二狂:“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3)三狂:“亲射虎,看孙郎”的气概3.下阕中作者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1)一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信心(2)二狂:“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衷心(3)三狂:“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4.下阕引用了哪些典故?5.上下阕中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七、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八、中考链接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上阕:下阕: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运用了典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报效国家,抵御外敌入侵,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