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华罗庚事迹华罗庚刻苦自学的事迹————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他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10年11月12日,XX省金坛县一家小杂货店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店主华老祥40岁得子,不禁欣喜万分。他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放进一只箩筐里,又将另一只箩筐盖在上面,说是“进箩筐避邪,同庚百岁”,并为儿子取名“罗庚”。华罗庚读小学时,成绩不突出,数学只是勉强及格。韩校长找他谈了一番话,并希望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校长的话使他决心奋起直追。从此,华罗庚收起玩心,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起初,别的同学用一小时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华罗庚安排两小时去解决。后来,情况就反过来了:别人要用一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华罗庚只要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解决了。到初中毕业时,华罗庚的成绩已跃居全班第二名。由于家境贫困,华罗庚无力升学,只得帮父亲打理杂货店。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终老一生,于是在自学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他一边站柜台,一边看数学书、做数学题。华罗庚刻苦自学,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篇二:5.华罗庚◎课前自主【走进作者】顾迈南,当代作家,新华社女记者,既是科技新闻工作者,第1页共13页也是科普作家。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南及她的科普作品。【基本解读】华罗庚。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XX省金坛县一个贫苦家庭,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本文是科学家传记,作者通过对华罗庚三部分的记叙,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执迷于数学事业,刻苦自学的顽强毅力,更表现了他献身祖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国家民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爱国精神【识记积累】署(shǔ)名苏家驹(jū)扉(fēi)页※补充词解: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怠慢:冷淡。蜚声:扬名。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备至:完全,到了极点。商榷:商讨。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指不予理睬。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运筹学。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从实以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课文初探】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堂上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第2页共13页a.署(shǔ)名苏家驹(jū)b.怠(dài)慢吴筱(xiǎo)元蜚(fēi)声呱呱(gū)坠地金瓯(ōu)聊以慰藉(jiè)商榷(què)汪洋恣(zī)肆2.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b.一大批在农村插队的知青深感“梁园虽好,非久住之乡”,掀起了返城的浪潮。d.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4.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