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6.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目标要求的循环系统。6.1.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确保鲁班奖。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质量管控对总体质量目标进行分解量化,通过强化个人的质量意识和职责及针对各个分项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6.1.2质量标准在符合(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同时各分部分项工程符合工程建设国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质量一次合格率100%,按鲁班奖标准施工并确保鲁班奖。6.1.3质量管理程序和制度质量保证程序过程质量控制程序质量管理制度序号制度名称制度内容1工程质量总承包负责制度总包项目部对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每月向业主(或监理)呈交一份本月技术质量总结。业主分包单位应对其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各业主分包单位每旬向总包方交一份技术质量总结。图6.1-2过程质量控制程序质量事前控制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进入下道工序监理工程师复检责任工程师初检按工序操作技术交底方案审批方案评审方案编制图6.1-1质量保证程序产品质量保证机具保证操作过程保证材料质量保证方案保证人员素质保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按工艺标准要求原材料、半成品检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经审批后方可实施机具操作材料人员方案照图施工技术资料保证中间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竣工图执行岗位责任制周期检测维护实施中优化序号制度名称制度内容2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制度技术部门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图纸审核、作好图纸会审记录,协助甲方、设计作好设计交底工作,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好记录。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总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级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因技术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工程钢筋、水泥及各类材料进场,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4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操作注重工序优化、工艺改进和工序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5施工挂牌制度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筑、抹灰、及水电安装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6过程三检制度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文字记录。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质量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7质量否决制度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专业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质量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我局施工红线管理规定。8质量例会、讲评制度由项目副经理组织每周质量例会和每月质量讲评。对质量好的要予以表扬,对需整改的应限期整改,在下次质量例会逐项检查是否彻底整改。9质量奖罚制度依据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每周进行一次现场质量大检查,奖优罚劣。10质量保证金制度项目部配备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项目质量保证金,以保证科技进步、技术公关和施工质量奖励的实现。6.1.4控制流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一套严谨统一的管理制度,是实现质量保证的关键,在本工程中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控制流程,来保证工程的质量。以下为将在本工程管理过程中实行的控制流程,包括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及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6.1-3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修返或工返进行下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