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德尔镇“三个三”工程建学习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发展力、服务力音德尔镇党委政府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在大力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用发展的眼光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党员干部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学习内容。使领导班子学习成常态、工作进状态,党组织学习成风气、团队有士气,党员学习成起点、事业有支点,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三项载体”——向书本学,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创造力。音德尔镇根据乡镇干部文化水平偏低、工作面向百姓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音德尔发展论坛”、“读一本好书活动”、村“居”民讲堂等学习载体,使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灵活、生动的学习形式和载体,对于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表现出党员干部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个体素质和党组织团体能力的不断提高。2009年5月份启动的“音德尔发展论坛”,以打造高素质镇、村、社区干部队伍为抓手,通过举办338期、万余人次参加的培训班、高端讲座、考察学习和座谈会,多种角度提高干部、党员、群众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在活动中,镇党委还拿出大额经费用于聘请专家讲师、外出考察学习,付出必有回报,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工作热情高了,工作思路宽了,先进性强了,1800余名党员干部在各条战线、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镇党委投资5万元、购进1500余册清华园优秀书籍成立图书阅览室后,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和读书研讨会,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读书、读好书的热情。此外镇党委还为每名干部每年补贴50元钱用于购置优秀图书。引导干部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读书活动,机关干部的文化修养得以提升,学习热情和工作激情空前高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009年相继在村(社区)启动了村(居)民讲堂。村民讲堂主要以邀请当地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百姓送知识、送科技,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走科学种、养的道路。居民讲堂则将社区内各界的知名人士组织起来,为居民进行法律、保健、心理健康等知识的讲解。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的村(居)民讲堂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和好评,累计开班150期,参学人数达到了4500余人。“三项结合”——向实践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发展力。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推动理论是镇党委创学习型党组织的落脚点。通过结合重大节日、结合重点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形式多样、较大范围的学习,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遇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该镇党委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三八”妇女节的演讲比赛、“五四”青年节的红歌大赛、“七一”党的生日时党务知识竞赛。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结合重点工作,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乡镇工作涉及面非常广,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不断更新干部的业务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土地排查清理工作、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创先争优活动中,镇党委根据这些工作需要,及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为干部补课,解答疑难问题。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使每一位干部都成为了行家里手,也使这些重点工作得以高标准、高水平完成。结合日常工作,认真处理好“学”与“思”、“学”与“用”的关系。镇党委将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不仅重视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更注重将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用于创新工作中,做到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每年一次的工作研讨会、每月的党建例会、每星期的社区干部例会,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积极性,向党委提出许多好思路、好建议。镇党委采纳落实了57条合理化建议,并提拔任用了一批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三项联系”——向群众学,密切群众关系,增强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力。镇党委为密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开展了党员干部双联系活动、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