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各兄弟县(市、区)乡村旅游点考察报告1学全域旅游促发展升级走“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新路——赴各兄弟县(市、区)乡村旅游点考察报告2月8日-9日,县委常委欧阳志明率领县旅发委、国土局、文广新局、新村办、燕坊景区管委会、团县委、妇联、工会和金滩镇等单位赴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吉州区等地考察学习全域旅游经验,现将学习体会和启示汇报如下:一、学习体会我作为县委农工部副部长、新村办主任,在此次考察中对XX县区苏溪镇牧歌滩尾、XX县区夏木塘中国民间传统游戏村、XX县区坳下农旅民宿村、XX县区高市乡洲塘书画村、吉州区都市田园观光区石语荷园等地美丽乡村、农旅精品点印象深刻。我认为,这些村点是我市近年来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部署生动实践的成果,更是全市农旅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美丽乡村精品典范。下面具体谈谈三点体会:一是理念新。这次考察两天时间不到,行程近千公里,现场感受着各个参观点“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带来的勃勃生机。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我们感受到兄弟县(市、区)之所以走在前列,最关键的就是思路和理念走在前列。他们早都跳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了,而把乡村建设、发展推向市场,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如XX县区洲塘书画村、XX县区坳下农旅民宿村等村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玩起来,休闲养生,享受自然生活,把城市游客吸引到乡村,使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转化成参与式、体验式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二是重选择。各县(市、区)在经营打造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点的选择上,都是重点从各村落旅游价值、规模体量、区域交通、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群众积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真正有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潜力,能带动旅游消第1页共4页费的美丽乡村进行打造经营,为美丽乡村建设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市场动力,形成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XX县区夏木塘中国民间传统游戏村是万花世界的功能配套区,通过打造,进一步凸显了“万花世界”主题,有力策应了核心景区,是继花花世界开园之后的又一新亮点;吉州区都市田园观光区石语荷园紧邻吉州区绿色食品产业园,辐射带动强,吸引市区广大市民参观游玩,为区域内的村民提供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三是重经营。如何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问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点课题。这次参观考察,我们似乎寻找到了答案。如XX县区高市乡洲塘书画村按照“一景一品一文一特色”的总体思路,对村庄进行一体化规划,实行“书画+”模式,在村里成立了书法家协会、永新籍知名书画家工作室,并与井冈山大学合作,设立了美术家协会工作室、构建了陶艺(丝绸、皮制品)制作、书画培训等书画相关产业链;XX县区坳下农旅民宿村由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精品民宿按照“共享+互补”合作模式,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共享农庄”协议,成立鹭鸣湖农庄有限公司,农户以闲臵住房等入股,占股49%,改造建设40间民居,收益按双方各占50%的比例分红。这两个村庄建设经验,最根本的就是探索出了一条引进专业运营管理公司投资运作、并引进新型业态经营村庄的路子,既解决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后续长效管理的难题,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二、思考与建议吉水人文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乡村生态秀美。如何进一步利用好吉水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发展升级。我认为,这需要在全覆盖建设的同时,树理念、抓规划、促融合、谋创新。一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自200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至今,我县高标准打造了1746个村点,共惠及农户8.4万多户、31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一项惠及农村、农民最多最大的民生工程。但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还比较低,大多只停留在“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对产业第2页共4页发展、农旅文旅结合、乡村经营等方面涉及不深,亟需转型升级。这次考察,兄弟县(市、区)的做法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认为进入新时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