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都为你作者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冉佳欧德森推荐2011年9月,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我家乡的母校——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幸运地成为了家乡里第一代聋教师。有人说我的命好,每到关键时刻,必有贵人相助。是的,我承认,我是幸运的,但我不是“宿命论”者。一年前来到学校求职,心中没底。记得那天我来到学校,极力寻找我在这里读书时的景象,但我看到的是刚新建的教学楼,漂亮极了。正当我去寻找学校领导时,我的老师,现在的校长——文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在了解了我的处境和愿望后,帮我找到了邓校长,欣然接受了我。上班后,面对分配给我的工作,我虽十分兴奋,跃跃欲试,但无奈刚走出大学校门,对教学方面的问题,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起初,我只能跟着其它老师学习,边学边教,虚心求教。过了一段时间,我对聋哑学生的教育从聋人的角度做了一些思考。我的同事都是正常人,他们虽然个个敬业,准备充分,但要真正使用聋教方法进行教学,真正走进聋哑儿童的心灵,困难不言而喻。我同样也是一名聋人,虽然对普教方法的掌握比较吃力,但在教聋学生时,我应该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手语是聋人用来表达思想和进行交流的一种特有语言,属于聋人。因而我深知聋学生的思维特性,深层交流的途径,并以此了解聋生的所思所想。从而对聋生的情感世界,思想动态,都能了如指掌,并很容易产生共鸣。因为自己是聋人,和学生们一样在无声的世界里,深知聋人的内心痛苦与茫然,所以想尽一份力量来帮助他们。前年秋季空气干燥,学生们嘴唇都干裂了,看到同学们读书时的痛苦样子,我很心疼。我给他们买来润唇膏,为学生涂上,修复了嘴唇的问题。然而,看着老师们个个为学生着想,把他们自己孩子的衣服都带来分给了那些需要的学生,每个人都是为了二个字“爱心”。聋学生们除了放月假回家,都在校寄宿,没有什么准备。大学都关心这些孩子们的冷暖,确实感动到了同是聋人的我,温暖了我和同学们的心。有这样充满爱心的学校,能够在这里工作真是幸运啊!这些聋哑学生有这样富有爱心的老师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前几年时学校安排我和胡松老师指导学生办一期学生美术美工展,让学生展示他们最好的作品。布展需要很多美术美工材料,现成的不多,我和胡松老师不辞辛苦,几次上街,多处寻找,才买齐学生们所需的一切材料。同学们拿到新买的笔、纸、颜料等等,开心地画着。我和胡老师在一旁边欣赏,边指导,不亦乐乎。特校作品展办出来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美和领导的肯定。参展的同学们开心透了,我的心里也甜丝丝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爱与责任”。我把我的爱传递给我的学生,我把对学生的责任诠释成爱,我期待着我的学生也同时向社会传递“爱与责任”的正能量。在我的和我的学生的成长中,我期待着不断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少了一份埋怨,多一份乐观;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赞赏;少了一份浮躁,多一份踏实。每天都用“爱与责任”激励自己,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做点事,让他们的明天更加灿烂,更加辉煌,也让自己更加充实,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