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随笔为你也要爱自己老师读书随笔为你也要爱自己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竞赛后,哈桑为了抢回少爷赢得的风筝,遭受了耻辱。躲在角落里的阿米尔看到了这一幕,但是,作为哈桑最亲热的朋友,他并没有站出来阻止。阿米尔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痛苦,但他却选择的对自己和对哈桑更残忍的方式,嫁祸哈桑偷了他的表,把哈桑和哈桑爸爸一起赶走了。后来,因为恐怖分子对阿富汗的占领,阿米尔和他父亲一同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受着煎熬,因为自己的懦弱而背叛自己朋友的煎熬,为了赎罪,他再次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希望可以得到救赎。却发现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已死,阿米尔再也不能挽回什么。但是,哈桑的孩子还处于危难之中,这时候,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了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挽救了自己。小时候,他们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哈桑口里吐出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阿米尔吐出的第一个词是“爸爸〞。作者在这个时候就告诉我们,这之后所有的故事,似乎早已在这五个字里埋下根源。通常,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哈桑就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了,或者可以说是“心理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获得“心理妈妈〞的爱,为了到达这一点,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哈桑不例外,阿米尔也不例外。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词汇是“爸爸〞,那么爸爸就是他的“心理妈妈〞,为了获得他的爱,阿米尔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并最终不惜以损害哈桑为代价。阿米尔很想获得父亲的赞同,急迫地渴望父亲的爱。所以,他想单独和父亲外出,不同意父亲一起带上哈桑,并会为此撒谎说哈桑有事不能去。这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还是可以理解。但让我有点讨厌阿米尔的,是他对哈桑付出的冷漠和躲避。他取笑哈桑,然后用一些旧玩具什么的给哈桑来弥补,以此来让自己心里好过。哈桑从来不会拒绝阿米尔少爷要求的任何事,当阿米尔拿起石榴扔他的时候,他毫不对抗,相反地,他拿起石榴撞自己的头。哈桑对阿米尔说过无数次“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对阿米尔无私的付出一切,最后甚至为了保护阿米尔家豪华的住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阿米尔,却并没有把哈桑放在和自己相同的位置上,更没有相应的对哈桑付出他的爱。爱是相互的,当被爱的一方并不能回报爱他的那个人时,这时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