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效挂钩调研报告工效挂钩,即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以下简称工效挂钩),是国家为了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总量调控机制,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确定和调控国有企业工资总量的主要形式。工效挂钩工资的管理,在企业所得税管理审核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基层不少干部都感到税收上对工效挂钩的相关规定比较少,仅有“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必须坚持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依据实现利税等计算)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依据净产值计算)增长幅度的原则”等,基层难以细化操作。在与工效挂钩的审批部门(劳保部门)联系后,笔者对工效挂钩企业的工资如何进行管理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以下本文重点就如何对工效挂钩企业工资实行税收管理进行分析。一、工效挂钩企业的报批加强工效挂钩企业的税收管理,首先要对工效挂钩企业审批等知识有所了解,从工效挂钩企业的审批看,主要有以下规定。(一)工效挂钩企业审批条件企业生产任务正常,管理基础较好、制度健全的国有或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必须经董事会同意。(二)工效挂钩企业审批部门2004年以前,企业实行工效挂钩主要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批;2004年以后,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完成了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的交接。国资委监管企业工效挂钩改由国资委审批或由国资委委托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劳动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铁道部、水利部、民航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的审批;而地方企业实行工效挂钩仍主要由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批。(三)工效挂钩企业审批所需资料1、新申请办理工效挂钩企业所需资料(1)主管单位(或投资主体、控股公司,下同)申请实行第1页共6页工效挂钩的函件。(2)挂钩企业前三年(最少前一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或挂钩专项财务审计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入成本工资总额、挂钩经济效益数及利润等明细情况;(3)《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资总额基数测算表》;(4)《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经济效益基数测算表》;(5)挂钩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6)其他相关资料:①前三年企业《劳动情况表》(最少前一年)及有关工资统计台账;②股份制企业董事会同意挂钩意见书;③中央属企业加附主管单位委托劳动保障厅管理的委托书。2、申请工效挂钩工资年度发放指标需提交的资料由于申请工效挂钩工资年度发放指标往往在年后才能审批,而企业平常需要发放工资,故申请工效挂钩工资年度发放指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已发放工资的清算来完成,工效挂钩清算所需资料为:(1)主管单位要求对企业进行工效挂钩清算的函件。(2)清算年度的企业财务审计报告或挂钩企业专项财务审计报告。报告中必须有本年度预提入成本工资总额、实发工资总额、挂钩经济效益实现数、利润总额数等挂钩考核指标实现值。(3)《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应提工资总额清算表》。(4)新增大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报到证明及复转退军人报到证明;成建制增人证明材料。(5)年度企业《劳动情况表》及有关工资统计台账。3、工效挂钩企业计算方法工效挂钩企业当年工资主要由应提效益工资和据实列支调整因素两部分组成:第2页共6页应提效益工资=核定工资总额基数*工资浮动比例*(当年实际实现经济效益指标-当年核定经济效益指标)/当年核定经济效益指标,并考虑新增效益工资分档计提因素后确定。据实列支调整因素,主要由成建制划入划出人员工资增减数,按国家政策接收的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当年工资实际列支数等组成。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工效挂钩企业的工资管理主要涉及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基数,工资总额基数,工资浮动比例,新增效益工资分档计提四个方面,以下本文重点就如何加强这四个方面的管理进行分析。二、经济效益指标及其基数的管理(一)一般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值不再重视,依据净产值计算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基本不再采用,经济效益指标成为计算工效挂钩企业的工资的主要指标。在2003年以前,经济效益指标一般以企业实现利税、实现利润、上缴税利为主要挂钩指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