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三篇)(篇一)今年3月,市政协按照市委常委会的部署要求,围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课题,成立以市政协党组成员李放文同志牵头的调研组,会同市农业委制定专题调研实施方案,并向32个市直相关部门交办了配合调研工作任务。3月上旬,调研组赴**、**、****等地学习借鉴外地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做法,多次召集主要责任部门座谈研讨,广泛征求意见。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市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发展潜力一是特色资源领先全省。近年来,全市积极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邵阳油茶”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西甜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生产、玉米面积和产量、楠竹面积和产量、柑橘年加工量、生猪肉牛出栏数、奶牛发展数等排全省第一;脐橙种植面积、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山羊出栏数排全省第二;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排全省第三。全省首个奶山羊养殖基地在城步建成;成功举办全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现场会;邵东等县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武冈铜鹅荣获**年XX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绥宁贵太太荣获**年XX省十大农业企业品牌;XX县区、XX县区农业农村工作经验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推介。二是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农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全市有省级电商企业66家,建成村级服务站5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83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450家,休闲农庄发展到158家,农家乐发展到2654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99万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6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5家,比**年增加104家,年销售收入1043亿元,较**年增长了3.8倍。全市耕地流转总面积172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9%,30第1页共34页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17万户,其中1500亩以上大户38户。全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发展到40家。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八大以来,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100亿元,完成除险加固中、小型病险水库、水闸828座,整修山平塘7万口,改造小型灌排泵站0.6万处,整修小渠道2.5万公里,修复小水池(水窖)1.2万口,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1.7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4.8平方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90万千瓦,比**年增长90万千瓦,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30.6%。绿肥翻压面积达到120万亩。启动了雪峰山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910万亩。建成10个国家级新型自动气象站、30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近90%。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完成各类造林190万亩、义务植树7671万株,绿化河渠1081公里,创建花园式单位168个。完成户用沼气6200口,竣工大型沼气工程35处、中小型沼气工程720处,推广太阳能路灯6.5万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640处。**年全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以来,累计投入资金9.74亿元,一大批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和无害化焚烧炉等环卫设施得以相继建成并运行,县市农村生活垃圾70%已实行了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状况有所改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共开展了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其中XX县区新洲、XX县区清水等24个村获评XX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五是脱贫攻坚推进有力。**—**年,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36.38亿元,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5.4965亿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1.1309亿元,市级财政投入资金2.55亿元,县级配套投入6.4亿元,争取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16.34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7.2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重点扶贫产业项目22个,建成油茶、奶业、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1190万亩,带动57.4万贫困人口增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定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第2页共34页带动贫困户4.7万户14.6万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83家,有5.9万贫困户入社。建成278个电商扶贫站和80个服务网点。150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列为**年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