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规血液肾脏功能检查(一)菊粉清除测定【原理】菊粉时不带电荷的果糖构成的一种多糖体,从植物块茎中提取,无毒性,静脉注射后,不被机体分解、结合、破坏。菊粉分子量小,为5200kD,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既不被肾小管分泌又不被重吸收,故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肾脏对菊粉清除率可作为测定GFR的金标准。【正常参考值】GFR:2.0~2.3mL/s【临床意义】GFR增高可见于妊娠3个月时及糖尿病早期,降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症、高血压晚期、肾盂肾炎等。由于实际操作繁琐,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二)内生肌酐(Ccr)清除率测定【原理】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分子量为113kD。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肌酐主要为体内肌酸代谢释放的内源性肌酐,血浆浓度相对稳定,绝大部分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内生肌酐清除率就等于GFR。其测定方法简便易行,试验前及试验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便增加血和尿肌酐浓度。收集24小时尿液,收集尿液结束时采血,测定血、尿肌酐定量,计算出Ccr。【正常参考值】Ccr:80~120mL/min,或109~104L/24h【临床意义】Ccr增高见于妊娠,糖尿病早期。Ccr减低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功能受损。①较早了解肾功能受损,为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当GFR低到正常值的50%时,Ccr比血肌酐和尿素氮灵敏度更高;②初步估计肾功能损害程度,为肾功能分期的主要依据。Ccr>70ml/min为肾功能正常期;Ccr70~51ml/min为肾轻度损害、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cr50~31ml/min为肾中度损害、氮质血症期;Ccr<30ml/min为肾重度损害,肾衰竭期(尿毒症期);Ccr<10ml/min为肾衰竭终末期;③指导治疗;Ccr<50ml/min,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Ccr<30ml/min,噻嗪类利尿药治疗常无效。(三)血尿素氮(BUN)测定【原理】血中尿素氮为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其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分解速率和肝功能状态。血尿素氮主要由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肾小管也有排泌,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浓度增加,检测BUN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该项目敏感性差,只有当GFR下降至1/2以上时,BUN才会升高。【正常参考值】BUN:成人3.2~7.5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临床意义】BUN增高见于:①肾前性因素:生成增多。②肾实质病变因素: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引起的慢性肾衰竭的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GFR明显下降,引起BUN显著升高。③肾后性因素:梗阻性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小管重吸收增加。BUN降低见于:长期低蛋白饮食、肝功能严重损害引起的BUN生成减少;呕吐、腹泻等从肠道排泄增多。(四)血清肌酐(Scr)清除率测定【原理】基本原理同内生肌酐清除率,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GFR下降至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浓度将急剧上升,故测定血肌酐可作为GFR受损的指标。敏感性较BUN好,但也非早期诊断指标。【正常参考值】全血血肌酐:88.4~176.8umol/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umol/L,女性44~97umol/L。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清肌酐为44~70umol/L。【临床意义】血肌酐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①急性肾衰竭,血肌酐明显进行性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标志,可伴少尿或无尿;②慢性肾衰竭,血肌酐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Scr<178umol/L为肾衰竭代偿期,Scr>178umol/L为肾衰竭失代偿期;Scr>445umol/L为肾衰竭期。(五)血尿酸(UA)测定【原理】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的清除率很低,为11~15ml/min。正常肾脏排尿素氮和肌酐较排尿酸容易,因此,肾小球早期受损,UA浓度首先升高,此项目测定可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正常参考值】UA:男性268~448mmol/L,女性178~387mmol/L。【临床意义】血中尿酸增高见于:①生成增多,见于各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②从尿中排泄减少,见于急、慢性肾衰竭,或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如抗结核药、利尿剂、儿茶酚胺等。(六)血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原理】血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由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