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三节“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3.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本节课先由复习引入,由数的组成过渡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情境的理解,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再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趣味练习,通过连一连、算一算、比一比、画一画的方式丰富学生感知,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总结出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并体验算法多样化。4.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灵活性。(3)通过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教学重点: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讲清口算方法,把整百、整千都看成是几个百或几个千。6.教学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后面的单位是百、千。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来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1.首先,通过复习旧知,利用幻灯片演示,让学生们在头脑中导出之前学过的知识,认清几百几十的概念以及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组成的,为下面的新授课作铺垫。2.出示教学生活情境:商场中几种电器的价格,让学生们提出关于加减法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引导他们怎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倡算法多样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地口算出结果,这就要经过多层次的练习应用,才能逐步提高熟练程度。如这一节课的练习中,既有正面强化练习,又有反面矫正练习;既有基本题、变式题,又有发展题、深化题。题型新颖、灵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三、说学法1、学生的认知背景分析学生已有的20以内加减法、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等运算知识有利于学生迁移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运算中来。但学生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并不太清楚,而且算法单一,头脑中不能快速地呈现出多种算法。同时,由于小学生感知粗糙、不精细,注意的分散、监督能力差,思维不够严密,所以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方法(1)使学生学会手、口、脑、眼并用,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2)通过快速抢答,培养学生快速思考的能力。(3)学会将相邻、相近的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发掘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的整理归结方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教学分五个层次进行:(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提问: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是多少,1000里面有几个百等问题,让学生回顾数的组成的知识。2.生活情境导入:昨天,老师去逛了逛家电商场,并记下了几种家电的价格,其中,电视机4000元,冰箱2000元,热水器800元,电饭煲300元,电水壶70元,电风扇90元,出示PPT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呢?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列式计算。(二)新课探究,整理归纳1.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1)电视机比冰箱贵多少元?(2)电视机和热水器总共要多少元?(3)冰箱比热水器贵多少元?2.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