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乡党委执政纪要写乡党委执政纪要范文一阿都乡位于XX县区东北部,距市中心84公里。是XX省20个最边远的民族特困乡之一。全乡国土面积125.6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发吉为彝族村),60个村民小组、171个自然村、10248户39633人。20XX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7元。境内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难耕,基础设施脆弱,交通滞后,信息闭塞,生态恶劣,经济文化发展落后,贫困面广程度深,20XX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全盘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20XX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的严重影响下,阿都乡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11368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抓落实,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抓住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基础设施、自身建设、招商引资三个工作重点,坚持党建领乡、农业稳乡,科教兴乡,生态立乡,产业强乡,依法治乡六大战略,培育和发展粮食、烤烟、畜牧、蚕桑、生姜、林果、劳务、矿产八大产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健康、快乐阿都建设,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攻坚克难,抢抓机遇,扎实苦干,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了全乡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执政成效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1100万元,增9.7%。财政总收入2251万元,同比增207万元,增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万元,同比增104万元,增52%;财政总支出2256万元,同比增109万元,增5.1%。银行存款余额达3898万元,贷款余额4348万元,同比增1089万元、951万元,第1页共10页增39.1%、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9.96万元,同比增603.26万元,增2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7元,同比增134.3元,增9.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乡党委、政府一方面及早谋划、主动应对,团结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保春耕、众志成城抗大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夺取了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一方面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大农科推广力度,狠抓项目工程建设和强化科技管理,积极推进粮食、畜牧、烤烟、蚕桑、生姜、劳务等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开发,不断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种植粮食作物65400亩,完成玉米良种推广25800亩,良种推广率达95%,实现粮食总产达1600万公斤,同比增116万公斤,增7.8%,人均有粮403公斤,同比增11公斤,增2.8%。统一规划种植云烟85、873126亩,圆满完成市级下达90万斤烟叶收购任务,完成税收145万元,实现产值697.5万元,同比增15.7万元,增2.3%。通过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和养殖小区建设等扶持项目,年内完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2个,扶持投资达20万元;发展三百工程示范户56户,建成标准化卫生厩2800平方米,扶持投资达11.2万元;全乡实现畜牧业产值达8370万元,总收入达6422万元。通过加强蚕桑种养技术培训和低产桑园改造等有效措施的落实,年内新增产出桑园410亩,新建改建蚕室60间2200㎡,新增养蚕户135户,实现蚕桑产业产值达480万元,同比增120万元,增33%。种植生姜1200亩,产量1500吨,实现产值达750万元,同比增150万元,增25%。劳务输出培训、扶持创业等工作扎实有效,年内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1.2万人,完成短期新型农民培训308人,贷免扶补创业政策落实到位,劳务产业收入突破6000万元,增收2000万元。基础建设卓有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始终把扶贫项目的争取和落实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紧紧抓住整乡推进8666工程实施机遇,通过项目支撑,以水、电、路、民居、集镇、生态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和改善了农村生第2页共10页产生活条件。年内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350万元,建成大小蓄水池145个、取水设施25座,安装管道15.6万米、配套水表890套,建成共产党员爱心水窖367个,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