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经济形势思想汇报5VIP免费

关于经济形势思想汇报5_第1页
1/3
关于经济形势思想汇报5_第2页
2/3
关于经济形势思想汇报5_第3页
3/3
关于经济形势思想汇报5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这个学期我们有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通过将近一年的经济学学习,从中感受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适合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都有切身关系,它研究现实,反映现实总结出经济生活中的规律。最近这段时间人民币升值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向党汇报近期的学习生活的感悟。学习上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很感兴趣,在课外看了很多资料,查阅了很多文献,进行了一些小的研究,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没定论,学者中也是意见分成。因为我的知识水平的局限,在翻阅了很多书之后,我发现了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因之一,我继而又深一步思考,发现了中国的“双顺差”与现在烫手的外汇储备这些都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根据国际收支平衡原则,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出口小于进口,即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或逆差,那么这一赤字必须向国外出售资产或是从国外借款来融资,因此该国就会出现资本净流入,即资本金融和项目的盈余或顺差;反之,如果一国出现经常项目的逆差,那么该国居民就可以将经常项目赚取的外汇用于购买国外资产或者向国外贷款进行投资,那么该归就会出现资本的净流出,即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逆差。国际收支盈余=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经常项目盈余+私人资本流入,若是一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是赤字,那么总的国际收支就是赤字,官方储备减少;如果两张户都是盈余,则国际收支盈余,官方储备增加;如果两个账户一个盈余一个赤字,且盈余赤字规模相等,官方储备不发生变化,则一国国际收支就实现了平衡。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发展,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从1999年开始持续了十年的“双顺差”并且顺差数额越来越大。对其中顺顺差的原因我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高储蓄率储蓄—投资=经常项目余额,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第1页共3页下几方面原因(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3)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必然要提高储蓄率。(4)中国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其他,如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因素。2007年居民储蓄存款17.25万亿元,企业存款13.87万亿元,这么高的储蓄率经常项目盈余2、加工贸易导致双顺差中国的劳动力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优秀的基础设施以及优惠的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外资的主导作用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的价值链条中所扮演的加工者和组装者的角色,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中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加工贸易必然是创造贸易顺差的贸易,随着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不断上升,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储蓄增长,全球产业转移促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3、国内经济政策的引导(1)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实行“奖出限进”的外贸鼓励政策加大了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使出口额不断增加,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国内,最终形成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2)税收政策的倾斜,对出口的产品出口退税,以及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激励了企业的出口行为(3)gdp的绩效考核制度,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追求政绩,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4、资本管制使得对外投资渠道狭窄(1)根据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即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这三个目标只能一次实现两个,中国为了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放弃了资本的自由流动。(2)中国资本项目的顺差还根源于资本项目的非均衡管制。长期以来,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经济,中国对资本流出实行较严格的管制,因而资本流出渠道狭窄。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3)近年来,第2页共3页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外汇管理也逐步放松,但与“引进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并且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成功的企业寥寥无几。巨额外汇储备的反作用热钱的涌入(1)从国际投机资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经济形势思想汇报5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