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手机、塑料盒、海绵【教学过程】由近年广场舞扰民引入要讲的课题:播放两端声音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波形,听完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一、噪声的来源第二段声音不仅让人烦躁,而且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1)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那么从物理的角度第一段是不是噪声呢?那广场舞是不是呢?但为什么人们还说广场舞是噪声呢?(2)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那大家从环保的角度想想,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呢?学生举例,我们周围居然有这么多的噪声,那噪声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几年前,一个养鸡场的鸡因为噪声成批的死亡,引出噪声的等级不同,危害也不同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用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2)噪声强弱的几条界线0dB,人能听到的最弱声音>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90dB,会破坏听力。30dB—40dB,最适宜的声音环境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危害不同,那我们生活中需要时刻检测噪声并注意以身作则尽量不产生噪声,那大家觉得可以怎样做不产生或少产生噪声呢?三、控制噪声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演示实验:让手机发出声音,让学生想办法减弱这个噪声学生活动,比如关手机,把手机放进盒子中,把手机送出教室等等。演示把手机放进塑料盒中,让大家感受,接下来在盒中放入海绵,在让学生感受,介绍吸音材料并让同学们找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吸音材料。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措施是从哪些方面控制噪声的?四、噪声的利用(1)噪声除草(2)噪声发电(3)噪声诊病(4)利用噪声判断电器的好坏(5)利用噪声测温的温度计。。。。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课下查资料看看噪声还有哪些利用的例子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治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