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VIP免费

2024年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_第1页
1/5
2024年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_第2页
2/5
2024年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_第3页
3/5
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把国家的安全困境形容为同在一个车厢里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在不间断地注视着其他人,当一个人把手放入口袋的时候,他旁边的人也准备好自己的左轮枪以便能够首先开火。历史上,不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都源于相互不信任而导致的对对方行为的误判或过分敏感的反应。这些年,中国逐步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随之不绝于耳,皆源于对中国缺乏深入认识而产生的不信任感,是传统安全观零和思维的现实表现。避免安全困境的历史再现,就要大力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理念的新型综合安全观。综合安全观是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以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国家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安危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大势,并对其做出准确战略判断为前提和根据的。综合安全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看法,从国家安全利益、安全威胁、安全价值、安全战略和安全效益等方面,为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前,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冷战对峙的国际战略格局和新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发展战略只能是备战备荒那种应急式的、战备导向型的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对国际安全形势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等科学判断,开始形成新的国家安全观。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苏东剧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综合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并且进入国家安全战略视野。据此,党中央提出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安全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和继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精辟分析和准确把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安全挑战和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明第1页共5页确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综合安全观,继而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表达了我们党和国家努力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综合安全观是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当今时代,安全与和平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而且高度融合一体化。当前我国安全问题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增强,一定意义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发展、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和逐步登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带来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怎样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合理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等问题,既是和平发展着重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实现和平发展,既靠综合安全,也靠加快发展。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相互影响,互相促进。2005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把和平发展道路概括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中可以清晰看出,综合安全观贯穿于和平发展战略的方方面面,是和平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某种意义上,综合安全观就是和平发展观。综合安全观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坚强保障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后现代化背景下的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新路。中国的特殊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了坚持综合安全观对于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综合性安全问题前所未有。和平的赢得不能指望有人发善心,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综合安全,才能确保和平发展的巨轮,穿过惊涛骇浪,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坚持综合安全观,才能超越以前大国依赖武力的崛起老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发展,是和平发展战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综合安全与和平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