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提升吴亚丽(温宿县阿热勒汉族小学)邮编:843100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每一个小学生主动、生动活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堂氛围,参与兴趣,教学环节的调控,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的参与.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关键词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并引领学生进入探究学习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自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作为一名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从事数学教学的工作者,对这片特殊的地方我有着特殊的情感,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不高,教学的效果始终不够理想,我也一直在思索和探究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我所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农村汉族小学,但是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族)和汉族学生所占比例达到8:2,所以说尽管叫汉校实则是民校,近几年民族学生上汉校的趋势愈演愈烈,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欠佳,甚至有的学生到四五年级了还听不懂汉语,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因此有些教学环节(比如自主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方式)在课堂中实行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中通常表现为教多学少,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说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此,笔者就自己对教学的现状和应采取的策略谈些粗浅的看法,在此提出和大家交流。一、发挥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情感的知识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融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课堂调控的主要对象也是学生,因此,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平易近人,耐心地教育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尤其是民族学生要在语言上给予帮助,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在课堂上要民主,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无拘无束地心情舒畅地学习。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2、正确评价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人格的平等,保护学生的探究欲,准确把握学生的闪光点,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又能让学生可以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完成目标。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上课中虽然学生答错了,老师不说他错了,而是高兴他大声赞道:“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这样积极的语言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充满对教师的爱戴与感激,也树立了教师的威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插曲调控课堂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应该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但这并不等于不能有任何目标以外的的内容进入。有的学生上课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走神,有时插入一些内容(一个小故事,一个笑话,一个幽默),会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大大增色,学生的情绪状态也会因小小的插曲而面貌一新,学习的兴趣也会由此而生。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