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写意—中国古代花鸟画虫、虫、虫、虫、花鸟画就是画花和鸟吗?鱼、鱼、走兽……走兽……什么是花鸟画?什么是花鸟画?•在中国画中,以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赵佶宋《芙蓉锦鸡图》赵佶宋《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画家。•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作为皇帝宋徽宗是一个昏君。他重用奸臣,滥增苛税,弄得民不聊生,葬送了北宋的大好河山,作为画家,他艺术天分极高,凭借天分和好学,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可以说他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书画的皇帝。•色彩: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构图:锦鸡形体斜穿画面,成为画面的主体。锦鸡的视线又把我们引向了右上角的蝴蝶。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寓意:赵佶将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锦鸡,想要安逸太平,却怎知会有“靖康之难”!•古人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脚下雄健是武;临敌敢斗是勇;见食呼友是仁;按时报晓是信。”•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41.541.5厘米厘米××7070厘米厘米《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41.541.5厘米厘米××7070厘米厘米《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41.541.5厘米厘米××7070厘米厘米《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绢本设色41.541.5厘米厘米××7070厘米厘米用笔新细轻色晕染用笔新细轻色晕染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徐黄二体是什么?在唐人卓越成就的基础上,五代时期花鸟画科逐渐发展壮大,技法也日益成熟。出现了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种绘画风格,被后人称为“徐黄二体”。徐黄二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的成熟。•本幅描绘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有卫护领域的习性。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三者动态与呼应之关系,恰构成似有「S」型之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靠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北宋中期一批著名文学家纷纷参加绘画活动主张绘画要:1.文学化;2.重表达观念和情感;3.重墨轻色,重笔墨情趣;4.人格化,以此寄托情感和精神。《枯木竹石图》宋苏轼干扭枝曲挣扎伸展孤傲险怪之气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文人画——诗的境界文人画——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墨竹图》宋文同绢本水墨131.6厘米×105.4厘米茎多新枝,生机勃勃横空之势着叶不多,疏密有致文人画——多借物寓意《岁寒三友图》宋赵孟坚纸32.2厘米×53.4厘米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人格品质和气节。文人画——题跋、印章入画画面清雅秀美,神足韵高,自有一股劲挺拔俗的清高之气。竹叶以书法之()笔法写之,沉着劲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