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58页共8页四川省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陈宏朱惠赵锐(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成都610054)摘要通过间接经济效益分析模型以及1987年至1997年的四川省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省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变化状况,从数量上评价了三次产业对四川省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为提高经济效益、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提供一种研究的思路,也为四川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关键词间接经济效益三次产业作用投入产出1引言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省份,四川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大大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因此,从数量上研究四川省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变化状况,分析三次产业对四川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益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文献[1]提出了一种间接经济效益的理论计算方法,文献[2]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模型,文献[3]从传递和获取两个方面研究了各部门间接经济效益状况。传递的间接经济效益反映了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情况,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反映了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情况。本文将在前面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四川省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和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分析四川省三次产业十年来是间接经济效益变化状况,同时对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做出评价。2三次产业总产出分析根据四川省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总产出分别为1599.81亿元、2513.02亿元、3902.26亿元、9334.20亿元、8049.02亿元。1997年与1987年相比,总量增加了6449.21亿元(含物价因素,后同),增加4.03倍。按三次产业分组,四川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总产出、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十年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产出从绝对数额上都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分别增加了1006.487亿元、3864.233亿元、1578.4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的数额最多。但从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87倍,第二产业其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9970108)和四川省科学资助项目第759页共8页第758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59页共8页增长了4.35倍,第一产业仅增长了2.58倍。从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来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从24.32下降到了17.34,下降了6.9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28.69%。第二产业是增加了3.57个百分点,增加幅度6.44%。第三产业虽然只增加了3.41个百分点,但增长幅度最大,为16.84%。尽管如此,四川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并未改变。第二产业仍然是四川经济的主体。表1四川三次产业的总产出与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单位:亿元年度产业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总产出比例总产出比例总产出比例总产出比例总产出比例第一产业388.9424.31637.0725.35744.7919.091520.2616.291395.4317.34第二产业887.3155.461418.6856.452186.1256.025742.9161.534751.5459.03第三产业323.5620.23457.2718.20971.3524.892071.0322.191902.0523.63总量1599.81100.002513.02100.003902.26100.009334.20100.008049.02100.003三次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分析表2列出了四川三次产业1987年至1997年5个年度的直接经济效益。从变化状况来看,1987年至1995年的8年时间内,四川省直接经济效益总量呈现逐渐增长态势,1990年比1987年增长了5.14%;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128.87%;1995年比1992年增长了132.61%。1990年至1995年是直接经济效益增长最快的时期,到1997年,直接经济效益总量有所下降,下降了8.56%。表2四川三次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与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单位:亿元第760页共8页第759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60页共8页年度产业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直接效益比例第一产业5.883.048.184.0239.048.3590.018.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