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市场调研报告模板水泥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水泥调查报告(贵阳、遵义市)1贵阳、遵义水泥市场调查报告的概要一、贵阳市水泥情况:贵阳市发展方向:在三环内发展建设大贵阳(东到龙洞堡,南到花溪修二道,西到清镇,北到扎佐),建设大西南重要交通枢纽,建设畅通城市交通内外循环系统的轻轨和环城铁路。以上工程水泥需求量大。对前几年的统计,贵阳市(含市、区、县)年增长率为19.6%,到2013年水泥的用量预测为2010年为960万吨,2011年为1132万吨,2012年为1313万吨,2013年为1301万吨。贵阳市2008年新审批新型干法已开工建设6条线,总量为1104万吨,按达产的80%计算,实际产能为883万吨。未开工的2条,总量为240万吨,按80%的产能计算为192万吨。已审批的周边水泥有3条线,规模为有650万吨,约有350万吨流向贵阳市场。贵阳市的湿法窑和立窑有40家,共计产能为511万吨。从以上静态分析,到2011年,贵阳市干法窑,湿法窑、立窑产能为1736万吨(已扣出立窑退出200万吨),而需求则为1132万吨,供大于求。到2013年,湿法窑、立窑全部退出市场,市场需求预测为1301万吨,干法产量保守产能为1425(按达产的80%计算),供大于求。如果按全产能计算,每年的产量为1694万吨,竞争激烈。二、遵义市水泥情况:根据城区发展规划,到2030年,城区人口达到200万,城区面积是现在的4倍,在二环内发展(北到桐梓县的板桥,东到遵义县的虾子镇,西到仁怀县交界,南到遵义县至三合镇);到2020年公路规划为“四纵三模三联二环”,总规模约3437km,其中高速公路902kM。从遵义水泥历年产销数据统计,水泥市场平均增长率19.5%,遵义市两城区和遵义县的水泥需求量到2011年,需求量不超过1000万吨。遵义两城区和遵义县、桐梓县新型干法生产线6条,生产规模达1010万吨,有400万吨都建在遵义市区与乌江(息烽)之间。到2011年,干法水泥规模达1150万吨,按产能的80%计算,实际产量为920万吨,再加上原有的新型干法5条生产线,140万吨,立窑32家400万吨,实际总产能达1320万吨,如果立窑自生自亡,优胜劣汰200万吨,最底产能也在1100万。如果按全产能计算,每年的产量为1490万吨,竞争激烈。通过以上分析,息烽水泥要进入遵义市场竞争很激烈,可能性不大,再加上30—50元/吨水泥的运输成本,息烽水泥没有竞争力。三、调查结论:贵阳、遵义水泥市场新线建成后,产能均大于市场需求量,建议不上60万吨水泥生产线;如果要上,必须在2009年建好投产,争夺2010—2011年的良好机遇,因大部分新型干法生产线到2011年才建成投产,超过2011年,市场将是白刃战。贵阳、遵义水泥市场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息烽公司投资60万吨水泥生产线是否有市场二、调查对象:贵阳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的规划局、经贸委;贵州省水泥协会、贵阳市和遵义县在建的60—120万吨水泥厂、正在生产的部分水泥厂。三、调查方式:走访、现场查看、收集资料。四、调查人员:王家彦、刘虎山五、调查时间:2月12日~2月17日六、PEST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P):1、国家环境政策:根据国家《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专业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地区布局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干法旋窑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企业联合重任,实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水泥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70%,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设备、能耗、环保、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20年,产业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水泥工业基本实现现代化。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在有关联的地区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在靠近市场的地区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可开采30年以上资源保证,新建设水泥粉磨站规模至少为年产60万吨,吨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5kwh,熟料热耗小于740千卡/千克。到2020年,企业数量由目前的5000家减少到2000家,生产规模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40家。除一些受市场容量和运输条件限制的特殊地区,限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