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发展油菜生产的调研报告油菜是我县传统优势作物和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全县夏收油菜面积20.7万亩、总产量2.75万吨、单产133公斤/亩,比2010年夏收油菜面积23.0万亩、总产量3.25万吨、单产141公斤/亩分别减少10.0%、15.4%、5.7%。针对“三减”这一严峻形势,就如何开发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我局开展了专题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现报告如下:一、2011年夏收油菜减产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2011年夏收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抓紧做好2011年秋播油菜生产工作。客观来说,2010年9月份降水量偏多,严重影响油菜田的耕整,播种期间气候干旱,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种植面积,在油菜整个生育期间的冬旱连春旱,低温冻害导致油菜苗出现脱肥现象,70%早播早发的油菜苗叶片出现了枯死、冻死情况,另有5%的迟播油菜没有收到产量,长期干旱造成油菜单产下降、最终减产。主观上讲,我县油菜生产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种植品种多而杂。全县以农户为单位的千家万户种植模式没有真正做到统一,直接形成了种植上的粗放,导致生产上普通油菜品种、单低品种和双低品种共存,插花种植现象普遍,即使种植“双低”品种,也生产不出真正的“双低”油菜籽。二是劳动强度过高。目前我县油菜种植收割主要以人工为主且强度较大,油菜种植主要由妇女和老年劳动力完成,一般不计劳动力成本。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户不愿意种植油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油菜种植费工费时,农村青壮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只有岁数较大的在家种植,一些农户想种植油菜的愿望也因劳力不够的客观因素无法实现。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油菜种植只有良种补贴一项,良种每亩补贴10元钱,平均每户种植3亩,只有30元进帐。少了小麦除良种补贴外的粮食直补,这一项补贴达到40元/亩。同时对加工企业扶持也十分有限,全县半数以上油菜籽加工厂濒临破产,靠自我修复耗时太长,不利于整个产业的振兴。第1页共4页四是效益差。2011年,按平均收购价格4.8元/公斤,单产133公斤/亩计算,毛收入638.4元/亩,扣除种子24元/亩、农药25元/亩、化肥140元/亩、机耕机收200元/亩,全县油菜每亩平均纯收入249.4元,如果计算人工管理费用,每亩油菜从种到收(不含机耕机收)大约需要6个工,每个工按40元计算,仅用工费就需240元,相当于每亩平均纯收入,可见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亟待刺激。二、2011年秋播油菜生产措施及对策按照《xx县双低油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全县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26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双低油菜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2.7万吨。调查表明: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是减少冬闲田是我们的社会责任。由于不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等原因,去年全县有近5万亩适宜种植的田被冬闲,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二是政府的推动。国家、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油菜产业发展政策,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2010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印发XX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5)的通知》,今年7月,省农业厅下达了《关于大力发展油料生产的通知》。三是市场的拉动。今年收购价格创新高,达4.8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0%以上。四是农户有期盼。从冬闲田开发利用的潜力在哪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65%的农户认为种植油菜。正视我县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振兴京山油菜产业,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对策1、由县政府组织召开大力开发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动员大会。届时,县四大家领导、县直有关部门、镇主要负责人、京山华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县永强粮油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参加,动员全县力量,开展冬季农业大会战。主要内容是宣读《xx县双低油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5)的通知》,《关于成立县双低油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文件,县分管农业副书记作《xx县2011年油菜生产工作报告》,县政府与各镇负责人签订《油菜生产责任状》,各镇与优质油第2页共4页料加工企业签订《2012年油菜定单收购合同》等。2、大办示范样板,实行统一供种,建设高标准示范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