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品質管理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大紀律一.“品質第一”的紀律:在生產線管理的諸多因素中,企業員工都認為品質管理應該是最重要的一環.但我們發現在實際工作中“品質第一”往往只是一種觀念,一句口號,而不是一種堅定的行動立場.如今,品質已成為當今及未來企業的決戰場.從品質這個角度上講,企業可謂是“物盡天擇,適者生存”,誰的品質好,誰就能在殘酷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誰就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與發展空間.我們必須牢記“沒有品質,就沒有前途”.所以,我們必須把“品質第一”的觀念貫徹到工作中每一個環節,以生產出品質第一的世界頂尖級的產品.有了這種思維,那麼,在趕進度,節省成本等因素的壓力下,在壞習慣,不良風氣等因素驅使下,我們依然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盡最大的努力做出优良的品質.同時,我們應意識到,產品的品質在于工作的品質,工作的品質在于人的品質.固此,我們必須把品質意識貫徹到工作,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以不斷加強我們的品質觀念;同時,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以持續提升我們的工作能力.大到一項任務,一個計划,小到一張報表,一葉紙片,都無不与品質息息相關,都有值得我們去考究的地方.我們相信,人的素質提高了,工作的品質上去了,產品的品質自然有了保証.另外,“品質第一”絕不能成為一种借口,在重視品質的同時,能做到成本,交期等其他因素兼得,才是一個真正优秀的員工,集体或企業.二.“按O/I作業”的紀律作業指導書是員工依照標准進行作業的唯一的正式的行動指南,是生產規格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全面的真實的符合實際需要的反映与要求,任何個人之言論或會議之結論均無法替代O/I之職能,除非給標准化后成為臨時或正式O/I.所以,員工唯有嚴格嚴格按照O/I作業,才能最大限度体現O/I之作用,才能生產出符合規格并讓客戶滿意之產品.按O/I作業,首先,必須將O/I看懂.怎樣才算懂了呢?我認為員工若能回答以下几個問題,便算通曉O/I了:1.O/I讓我做什么?怎么做?2.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3.按我這樣做,達到了目的,並符合品質標準嗎4.這樣做了有其它不良影響嗎?(如零件干涉,傷及零件,影響組立,空間不足等等)5.有更好的做法嗎?(如節省時間,增強舒适性,提升品質等等)當以上任何一點存在疑問時,必須及時向組長,主任,品管或IE反映,必要時,須停線處理.當然,我們強調忠實地按照O/I作業,但并不宣揚迷信O/I,O/I是人作的,O/I也會存在問題.只有發現O/I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善,才是按O/I作業的最高境界.目前,O/I一般存在以下問題:1.不符合生產規格.2.排站不合理,造成品質隱患或生產線不平衡.3.未及時按規定更新.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4.描述不清,讓人看不懂.5.明顯与實際不符,做不到.所以,作為生產線人員,必須養成換線前核對生產規格的好習慣,并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反映問題,并鍥而不舍地跟催,直到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但在任何變更之前,我們必須無條件地堅決按O/I作業,絕不允許私調制程,私改動作之行為發生.作業員的不良習慣是造成作業員不按O/I作業的主要原因,這些不良習慣主要是:1.依賴,被動,不教則不看:坐等著別人來教,不教好像就不知道自己怎樣動手,不主動去學去問.2.管中窺豹:沒有全面地檢視O/I,只是隨便或選擇性的看一部分,造成關鍵部分可能漏失..3.因循守舊:自以為本站工作千篇一律,內容變異後也渾然不知,還按舊的作業方式工作.4.自以為是,不懂裝懂: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反映,想當然地把產品作下去.這些都為管理者教導員工按O/I作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教導分為八步完成:(1)解釋OI含義,(2)宣導OI目的,(3)指出OI位置,(4)演示作業方法,(5)作出標準樣品,(6)檢查作業動作,(7)糾正不良動作,(8)贊美員工表現.三.“順檢”的紀律:關于NOAC的教育訓練已經進行,其根本觀念是把下一站當作自己的客戶,其基本作法是加強順檢(順檢确實執行的判斷依据是作業員能用手指出順檢的位置及順檢的位置沒有不良品流到下一站),其最終目的是人人都不制造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及不把不良品流到下一站.統計數据表明,順檢執行力度高的線別,品質狀況(尤指A類不良)良好,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