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微观经济学》2011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除了微观经济学以外,还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个别消费者、个别生产要素所有者和个别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这些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包括商品价格原理、弹性原理、效用原理、储蓄原理、成本原理、生产原理、厂商原理、交换原理、分配原理、公共选择原理等。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手段主要是几何图形。它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达出来,然后通过几何图形阐述微观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试题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答题技巧:列出相关知识点并展开阐述,要点全面、明确、清晰、一目了然,详细有条理,重点突出,充分,体现独立思考。有些题目虽然不要求画出图形,但是结合图形分析会更方便,这样的题目建议大家画出图形来。二、复习重点内容绪论(简单了解)第一章商品的供求和价格1、需求量(了解):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希望购买的这种商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了解):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信贷的成本和难度;收入分配;其它商品的价格。3、需求函数及其变化。4、供给函数及其变化。5、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重点掌握)。6、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了解):厂商的目标、生产技术、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等等。7、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重点掌握)。8、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变化(重点掌握):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其变化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需求的变化,而是供给的变化,结合二者进行分析可得均衡价格。第二章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重点掌握):反映商品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之比。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的时候,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高低对厂商的总收益有很大影响。如果某种商品富有价格弹性,那么该种商品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需求量较大幅度的上升,厂商的总收益将增加;该种商品价格一定程度的上升导致需求量较大幅度的下降,厂商的总收益将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缺乏价格弹性,将与上述情形相反。2、需求的交叉弹性(了解):是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它商品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的概念。它的计算公式是:商品X需求的交叉弹性=商品X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商品Y价格变化的百分比3、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其支出在家庭总支出占很小比例的商品、替代程度较低的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生活奢侈品、其支出在家庭总支出占较大比例的商品、替代程度较高的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4、需求的收入弹性(了解):是衡量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的概念。它的计算公式是: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商品。5、供给的价格弹性(熟悉了解):是衡量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的概念。它的计算公式是: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6、弹性原理的应用:会应用弹性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居民的消费决策1、基数效用(重点掌握):是指用基数1、2、3……等具体数量衡量的效用。持有基数效用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来计量和比较的。总效用是在消费若干单位商品时所感觉到的满足的总和。平均效用是平均消费一单位商品所感觉到的满足。边际效用递减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序数效用(重点掌握):是指用序数即第一、第二、第三……等次序表示的效用。3、无差异曲线(重点掌握):表示在偏好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这条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样的。4、预算线(重点掌握):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高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的商品组合。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重点掌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