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与转化的对策作者:金海周德明现在很多教师常常为学困生的问题而犯愁。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发出部分学生越来越难管教,他们学习缺乏动力,成绩差,还常在课堂上“捣蛋”,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的抱怨之声。不少教师感到教师越来越难当,后悔当初选错了职业。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艺术是其中之一。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答案。在对待教育学生的认识上,特别是对待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的教师方法简单;有的教师恨铁不成钢,缺乏耐心;有的教师对学生挖苦讽刺、体罚和心罚,缺乏爱心;有的教师教学艺术差,对学生的教育感到无能为力,缺乏信心;有的教师抱怨学生问题太多,教育无效果缺乏宽容之心。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改变不足之处的。其实,人人都会有缺点。更何况是这些还不懂多少道理的学生。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有缺点很正常,没有缺点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作为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缺点,正视学生的不足。如果学生个个全是优点,没有缺点,那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其实,我们教师也是从有缺点,然后改正缺点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因此,学生有缺点并不可怕,我们既不要为学生的缺点而忧心忡忡,也不能对他们的问题视而不见,放任不管。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纠正缺点,发扬他们的长处。当然,我们只有对学生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学生的问题呢?一、学困生的概念近几十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因而对学困生的认识也有不同的概念,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障碍儿童美国的教育机构于1988年对学习困难学生下的定义是:学生在听、说、读、写或数理化生的获取方面有明显的困难。这种困难来自于学生个体内部的原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引起的。他们认为:学习障碍学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内部神经生理方面的缺陷而引起的学习困难。其实,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可能是学习障碍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态度的问题。2、学业不良学生学业不良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它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三种类型。(1)相对学业不良:它指以一特定群体(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如果某些学生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为相对学业不良。按照这种标准,每一所学校或每一个班都可以划分出比例大致相同的学业不良学生。(2)绝对学业不良:它指以规定的课程标准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课程标准的为绝对学业不良。(3)成绩不足:它指以学生个体的能力水平为评价的参照标准。如果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智商来看应达到的水平叫成绩不足。3、差生差生是我国教育界使用最多的一种称谓。其含义不统一,一是指学习成绩差;二是指学习能力差;三是指思想品德差;四是指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差。近几年来,差生一词的使用受到了教育专家的批评,其主要是:含义不确切;有损学生人格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而有人主张用“其才能未被开发的人”、“后进生”等。这些概念明确了学生存在着发展的潜能,同时认为他们目前存在明显的不足,处于暂时的学习落后状态。教育专家钱在森等人主张用“学习困难学生”一词,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这个界定基本类似于学业不良学生,优点是简洁明了,比较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不足的是比较笼统,不够精细,需要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教师才便于进行辅导。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是因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棍棒型有的家长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