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思考VIP免费

我国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思考_第1页
1/8
我国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思考_第2页
2/8
我国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思考_第3页
3/8
我国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思考文化产业管理1101班李莉110907104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改革最彻底,政策最开放的行业。同时因其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政府对于电影产业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发挥其商业功能,发展大电影产业,同时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以及艺术表达功能。从电影发行体制改革开始以来,中国电影业开始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政府电影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数量多、频率高、开放尺度不断放大,这些有利政策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了电影投资的政策风险,为电影产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主要举措之一。电影产业政策作为文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对电影业实施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举措。电影制度的建立,是以对电影是什么的判断为基础的。实际上,中国电影制度,包括电影行业(制作、发行、放映以及相关服务)准入制度、电影产品(摄制、公映)准入制度的形成、改变,都是源自于对电影是什么的认知。实际上,直到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年龄群、不同的社会角色,都会导致对电影的不同认识,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电影制度。而中国电影制度的复杂性恰恰在于人们对电影性质认知的复杂性。一、中国电影制度的改革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电影如同所有的文艺作品一样,从“为政治服务”转向“为人民服务”,中国电影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早期的电影产业也有所改变。在电影生产立项审查和电影播映审查不变的前提下,中国电影从国有国营事业机构向企业化转变,电影生产向计划与市场共处转变,电影发行放映向市场转变。但是,在用“中国特色”来搭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桥梁的过渡中,执政集团通过机制修复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强化加固了政治的一体化体系,在加强对文化艺术业的总体调控的同时,国家政权特别重视和加强了对电影文化的具体规范。电影规划和生产的“主旋律”化,正面宣传为主,鼓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淡化海外境外节目,保护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加强对电影剧本的审批,制定电影审查制度等,都是国家政权加强电影调控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电影似乎又强化了其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后来由于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使中国电影的产业化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外部威胁,一方面是民众娱乐的内在需求,加上文化实力逐渐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文化管理者对电影的重新认识。这种认识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逐渐确认了电影的文化产业定位,确立了电影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中国电影制度面临再一次调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的政府主管部门加快了对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于是,从2000年以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规定,在电影的行业准入、产品准入方面,都表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开放态度。这些文件在推动国有电影机构改革生产关系的同时,采取了从制作到放映到发行、从内资到港资台资到外资的开放顺序,释放了电影的生产力,促进了多元投资、多种所有制、多种生产方式竞争共存的电影产业局面。二.我国电影产业的现行状况1、中国电影的审查与双许可证制度为了保障电影产品的政治合格和价值观的主流性,中国政府实行以审查制度为基础的电影“双许可证”制度。这种制度规定,任何合法的电影在拍摄以前,必须通过立项审查获得拍摄许可证。影片拍摄完成以后,必须通过公映审查获得公映许可证。电影的立项和公映许可证由政府最高电影行政管理机构颁发。2001年12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修改后的《电影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条例在仍然明确规定中国实行电影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的电影审查制度。这种双许可的办法,在政治合格性方面形成了严格的保证。但是,一方面由于许可条件本身的不确定,另一方面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电影产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