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研讨专题报告高职会计专业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实践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本为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构建思路,并指出了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条件。关键词:会计系统性实践教学电算化1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1.1缺乏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高职的培养目标是要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以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某项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高职会计专业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会计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目前的教学状况是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实践面窄,大多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上。往往是单门课程实习,模拟实习资料是一门课一换,相关专业课程的实习缺乏联系,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其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事项会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报表分析等等,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实践教学资料,让学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实践教学指导没能与时俱进目前比较多的实践教学资料没能与最新的会计准则挂钩,07年新会计准则出台,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金融衍生品的驾驭能力,对非货币性交易的掌控能力,对公允价值的灵活运用能力。但许多实训书籍没有及时更新,即便是最新版本的资料也只是换个门面,内容还是陈旧的内容,比如一些会计科目,对一些经济事项的处理方法,都没有及时地进行修正,使得指导老师不停地走在勘误这条线上,严重损害了专业教学的严谨性。实践资料中安排的都是顺序操作,缺乏灵活性,学生只会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走,缺乏主动性精神,被动的操作与做作业无异,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会计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影响会计的因素是不确定的,创新思维的培训严重不第1页共6页足,这样的学生走向岗位是不合格的。1.3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绝不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而应该是专业学习的重点。进行实践指导的老师必须是具备“双师”资格或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现在很多高职学校的会计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本身很欠缺,何谈指导系统会计实习。而且会计制度近几年变化的比较频繁,会计制度、准则等不断地修改和添加,对教师的继续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需要不断地更新。当前的师资力量亟待加强。1.4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受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实践条件普遍不足。学校的基本建设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教学资源不足欠缺,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举步维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变成了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2实践教学新思路构建2.1基础能力训练基础能力的训练集中在《基础会计》的课程实习中。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掌握基本的操作规范。在实验资料选择上,应首选企业真实业务和数据。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的仿真样品,最好能收集大量真实的原始凭证,以便学生辨别真伪。这一系列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1)珠算能力的培养,由于计算机的大力普及,现代学生的珠算水平急剧下滑,殊不知这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不可忽略;(2)现金收支业务的处理,点钞等技能的训练,及真伪钞的鉴别;(3)独立鉴别、分析原始凭证的能力。认知并能处理各种原始凭证式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在工作中会碰到虚假的发票、单据等,会计人员一定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把好原始凭证关;(4)正确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的能力,更正错帐的方法的掌握等;(5)财产的清查盘点,不能光停留在纸面的数字计算上,一定要亲自去现场才行。2.2会计流程的训练会计流程的熟练掌握通常集中在《财务会计》的实习中,以制造业企业为实践主体,采取手工状态和电算化状态两种形第2页共6页式。(1)手工状态。熟练掌握一般企业会计处理的流程。可以先采取个人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的方式,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从建账开始经过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业务处理,对账,财产清查,期末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