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摘要】: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正在蓬蓬发展。我国的旅游教育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旅游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不过也暴露出了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把近几年来的教学和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探讨长沙市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过程中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优化策略,将课程体系有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拓展四大模块构成。提高学生的就业上岗的竞争力。1背景旅游服务行业是最大的第三产业,需要大批的中级技能人才,旅游专业的就业有很好的前景。随着大旅游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外出旅游的人群将日益增大,与之相配套的各类宾馆、酒店、饭店将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这就预示着旅游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旅游专业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旅游服务工作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现代化的要求。现就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现状进行分析:1)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生源数量逐年减少;2)教育不均衡以及新读书无用论,学生素质逐年下降;3)现有课程体系较陈旧,不能紧跟时代步伐;4)教学与实践的剥离性,致使学生所学如屠龙之技,严重影响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5)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能够进入高星级宾馆、酒店、旅行社及相关对口企业就业的人数很少,薪酬起点很低,发展前景渺茫,严重影响学生及其家长对此专业的信心,从而给本专业招生带来很大压力,致使学生人数减少,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6)学生能力的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缺乏,并且表现在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差等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优秀中职(高职)学生就业前景看好,甚至优于本科毕业学生,主要优势表现在一大批国有、民营企业看好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塑造性,中职学生工资等费用低,相对稳定,心理期望值不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有较好的性价比。2能力需求通过调查旅游部门、餐饮行业以及相关服务单位,他们对旅游专业人才能力需求主要有三方面:2.1基本素质需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吃苦、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对人有礼貌,语言叙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2.2专业技术知识: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技能操作(酒店方向:餐饮、客房、前厅;导游方向:导游讲解)。2.3专业职业素养:学生除了有良好的技能之外,还需有良好,的理解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旅游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企业对旅游专业学生能力的评价:大部分管理经理人认为学历不完全代表能力,且不是选择人才最重要的因素,中职学生只要能扎实肯干、技能强、气质佳,更能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一些职业学校往往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忽略实践操作能力和最新技术使用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校学习的许多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校新组建或扩充的服务专业,师资和实验设施跟不上教学要求,无法具备在短期内培养学生能力的条件。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还不能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素质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目标都有一定的问题,要想在两三年内完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育方法和教学方案。根据企业、市场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确立教学方法与知识结构,完善学习体制,与同学们一到共同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一名高技能人才。3现有基础目前,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够和技能要求还停留在够用的水平上。由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应变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许多毕业生就业后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过程中不能很好满足宾客的需求。根据我们对长沙市五星级四星级饭店及旅行社的调查,服务质量的标准在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饭店服务由过去传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向个性化,针对性服务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相应对饭店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