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个机制抓好三个重点——区域性大面积推动校本研训的探索汨罗市教育局2012年3月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罗江而得名,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12亿元。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近30年来,汨罗教育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为一般农村县市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汨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视素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教育经费财政全额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均年度绩效工资1.5万元。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3所、幼儿园91所;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84019人,在职在编教职工5359人,其中专任教师5126人。全市所有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提升率达73.34%,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提升率达67.32%,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提升率达8.97%,职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提升率达5.32%;普通话、计算机、高级信息技术获证率达100%。五所公办普高中,有两所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一所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两所岳阳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三所职业高中,有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两所岳阳市示范职业高中。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来,我市学考质量评价年年居岳阳第一;高中教育质量评价连续21年居岳阳第一;普职招生比连续20年保持大体相当,在校职高生人数居岳阳第一。2006年,我市高中教育普及率达86.1%,率先在全省农村县市中进入高中教育普及期;今年,公办普高学生巩固率为99.52%,职高年度巩固率达96%。义务教育保持“双高”水平,2012年秋季开学,全市小学生巩固率100%,初中学生巩固率为99.99%,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特殊教育被评为全国先进;学前一年教育率达100%、学前三年教育率达82.6%。我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县(市)、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当前,我市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按照“完善三个机制,抓好三个重点”为思路,积极推动校本研训工作。完善三个机制一、完善队伍建设目标管理机制30年来,汨罗教育能够成为全国、全省农村县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有两大法宝,一是教育质量评价,另外一个是目标管理。我们把日常工作、中心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年初制定目标管理考评细则,以平时台账和年终检查为依据,教育局对各学校进行动态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学校年度工作评比的依据。从2007年起,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单列,作为整个目标管理体系中的修正系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工作年终评优选好的结果,此项工作由教师教育股和人事股负责考评,这其中教师培训占到了70%的比例。我们特别突出校本研训的工作实绩。要求各乡镇学校、市直学校均要有年度校本研训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要有开展校本研训的形成性记录。年终检查时,对校本研训开展好的学校实施目标管理奖分,对工作开展不落实、实效性不强的学校予以扣分。通过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各基层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均十分重视校本研训工作,都自觉把开展校本研训作为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大事来抓。二、完善教师培训联席工作会议机制教师培训工作,在县级层面上,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大事,也是难事。从体制和习惯上,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我们在完成上级下达的教师培训工作任务时,感觉应接不暇。我们多个股室站所布置教师培训计划后,基层学校也有疲于应付的感觉,有的反映工学矛盾突出,有的抱怨培训机会太少。于是各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出现了培训专业户等不正常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真研究,我们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教师培训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教师教育股牵头,人事、基教、职教、教育技术等股室站所共同参与。市本级培训特别是如何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训由教师教育股负责,上级下达的培训汇总到教师教育股,统一安排。我们执行政策,市财政年初财政预算按教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单列了教师培训经费,2011年教师培训经费达150万元,经费开支由教师教育股负责。各基层学校按要求将学校公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