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对市场营销影响越来越大的可能就是80后一代。80后一代具有独立个性、有思想、追求酷、彰显个人本色,这一切与目前的主流营销观念——体验营销与象征性营销思想十分吻合,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受到营销与企业管理界的格外重视做80后一代的市场关键点就是学会超越常规,原有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中不少观点一定要加以修正,否则会贻误商机。要学会找到80后一代消费者行为特征元素,让你的品牌与他们产生概念对接才能成功。同时80后一代是非理性、非秩序的感性群体,企业要做80后的营销,从品牌意义的表征、产品本身的结构都要有针对性。针对80后一代特征,广告语上,要更加大众化语言,广告图形上要更酷、更炫,以迎合80后一代所出现的反叛精神。在品牌传播上,针对80后的网络生存’,注重网络、新媒体的互动传播,包括音乐下载和QQ等即时通讯。因此针对80后一代的最佳攻略,不在于推广费用之多,而在于创意之巧,能低成本的让80后与明星互动以及80后们自身互动参与,形成自我传播。这些都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营销策略。由于80后一代对新奇、时尚的事物充满好奇,对新品牌很快会因厌倦而转向其他产品,所以企业要特别注意不断变换包装和广告形式以保持品牌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营销实践表明:80后一代往往是被某些产品的外包装和宣传概念所打动,而不会过多地考虑产品的实用性。情感消费是当代感性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80后一代也一样。目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要与80后沟通,你的产品一定要够“酷”、够“爽”、够“潮”,就是这个道理。80后一代喜欢尝试新的品牌,意味着品牌过去的历史未必能帮助提高忠诚度。80后一代更重视自己的工作前途而相对会花少些时间与家人一起。即代表他们以“个人”为重。80后一代重视对于外表的吸引力的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很留意消费潮流与趋向,而且会为遇上新颖及奇特的东西而兴奋。主动求变打动80后今天经营者们怎样做才能真正打动80后一代,可能一下很难开出一剂良方,但可以从上述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联想到许多。如80后一代极易受他们偶像的影响,所以产品广告中如能用上刘翔或姚明、专门设计推出电脑及在线游戏,把品牌及产品巧妙融入其中、让参与者可与偶像一起跨越障碍或打篮球,最为有效。电子产品一直是80后一代最感兴趣和接受度异常高一类商品。在传播方面,可多用通讯或影音技术的载体把流行文化传送给他们,有关商品才会迅速流行起来。要打造80后一代娱乐新时代。学会“玩”可能是80后一代生活的重要方式,有研究指出,“玩”的花费可达他们日常消费的1/3。通过娱乐内容教会他们“怎样玩”以及通过何种载体让他们觉得“好玩”就是未来营销成功的关键。如可口可乐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职位,类似“80后生活总监”,这位总监整天与80后青年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文化、喜好,所以可口可乐广告一直那么激动人心。当然,企业注意产品系列的多样化形式,开发具有不同风格、形状、外观和色彩的产品,并结合当前的流行趋势,才能更好地符合80后一代的消费需求。再如百事可乐的签约品牌代言人,从郭富城、陈冠希到F4、姚明,就抓住了80后一代群体口味不断变换的特点。国产著名品牌——李宁运动品牌,从情感联系上容易拉近与80后一代的距离,但今后更重要的还是要继续向80后一代传播李宁品牌“酷”的概念,以及更加自我、自主的特点。总之80后一代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营销人一定要学会超越原有的思维模式,特别是思维定势。时代在变,消费者在变,营销方式更要变。三、80后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特征研究“80后”一代虽然还未完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但他们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只有了解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帮助我们如实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引导企业作出正确及时的营销和广告策略调整。消费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者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以及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称为消费者行为。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