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使薄弱山区学校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VIP免费

如何使薄弱山区学校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_第1页
1/8
如何使薄弱山区学校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_第2页
2/8
如何使薄弱山区学校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_第3页
3/8
如何使薄弱山区学校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教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薄弱山区学校更是如此。但是,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的交错影响,薄弱山区学校遇到了种种困难与挫折,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激发校本教研的兴趣,增加经济投入、提供物质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计划、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增强校本教研的能力等六个方面人手研究,提高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从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薄弱山区学校、校本教研、反思与对策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它具有下列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校本教研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校本教研课题直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学校既是研究的初始环节,又是将研究所得用于指导具体的工作的终结环节。校本教研在薄弱山区学校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二)校本教研是学校通向教育科研的阶梯。校本教研是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是在教研员面前正襟危坐的听众,而是教研的真正主人。在根据教育实践开展日常教研活动的同时,可以形成专题,组建课题组,向教育科研迈进。山区学校的教师外出培训或交流的机会大大少于城镇教师,校本教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三)校本教研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校本教研上升到课题研究的层面后,教师如果人人有课题,时时重研究,那么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兴趣、特长,进行设想——实践——再设想——再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促进个性发展,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新时代教师。而一些业务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的教师,在这种活动中也必将日益成长起来,成为教学的好手。近几年山区学校有些年轻教师通过积极参与校本教研而快速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目前在山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校本教研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从内因看,主要是:1、大部分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一些年轻教师自卑心理严重,事业进取心不强。多数中老年教师觉得离退休已不远,不想过得太累2、问题意识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主次不分,无从进行校本教研活动。3、大部分教师负担过重,没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务实与创新研究。山区教师经济收入较低、个人生活有许多不便,学校生源差,教育教学事倍功半。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力下,大部分教师青春早逝。④大多数学校缺乏目标、计划、贯彻落实的监督体系。这样导致了校本教研残缺不全或流于形式。5、信息技术严重缺陷,极大影响教科研能力。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撑,许多校本教研活动无法开展或效益很低。6、校长办学自主权不足,人事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二)从外部看,主要是:1、学校与教师所受干扰太多。如各级各类各个部门的检查、验收、评比以及各种竞赛牵涉学校大量的精力;地方升学体制制约了校本教研的正确方向。2、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大大束缚了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3、校本教研走入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误区。许多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就是得到继续教育学分与一些所谓的“加分”。4、缺乏必要的专业引领。“白菜炒白菜还是白菜”。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得不到应有的升华。④不合理的评价与考核标准扼杀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为了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有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提出以下反思与对策。一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激发校本教研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由教育教学的决定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帮助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基于终身学习的校本教研对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是双赢的。薄弱山区学校的教师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使薄弱山区学校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