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材料今年以来,**市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按照“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壮大、富裕村做强”的工作思路,聚焦“三大引领”凝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厚积乡村振兴前行动力。截止目前,190个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额达3467.89万元,所有村突破10万元。一、政策引领,激活动力源一是绘好发展“路线图”。成立**市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结合实际制定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和2022年实施方案等,并立足各地的资源禀赋,以2021年22个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和78个边缘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引导村党组织制定“一村一策”,形成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的**方案。二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净利润20%的奖励办法和200万元以下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实施办法,安排300万元作为推进“支部农场”建设的第一批引导资金,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市共下放200万元以下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280个,涉及13个乡镇(街道)105个村,项目总投资6298.58万元,预估实现收益472万元。三是压实工作“责任链”。实行每月监测、每月通报工作机制。财政、农经等部门每月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开展实时监测,建立收支台账,研析收入来源,对未按进度达成目标任务的开展提醒、督促。在月监测的基础上进行排名并召开推进会,先进村作典型发言,后进村作表态发言,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营造比超赶学的浓厚竞争氛围。二、模式引领,做优产业链一是支部农场模式推动。由村党组织牵头,坚持“支部主导、干群参与”原则,创新“党支部+”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村集体单独或合作建设各类农业产业基地(农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州门司镇水南村通过集中流转土地返租倒包,携手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850亩藤茶种植基地,2022年助力村集体增收11.18万元。目前,全市共建设支部农场137个,示范带动形成了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二是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村党组织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村发展的农业产业类型,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或依托农业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如****乡**村是全省最大的村级水稻制种基地,为解决阴雨天气种子发霉的问题,村党支部领办成立村级种业服务合作社,购置大型烘干设备,建设种子仓库,为农户烘干收储种子提供服务,降低种农的生产成本,带动全村及周边村发展杂交制种2300余亩,2022年该村杂交制种产业总产值达590余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10.24。目前全市共有村社一体的农业产业合作社44家。三是文旅带动模式拉动。村党组织挖掘村庄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古村落保护建设和村庄经营,民宿餐饮产业发展和绿色休闲农业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如**镇**村位于美丽的东江湖畔西北岸线,村内岛屿众多,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党总支建设集观光休闲、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旅支部农场,并引导成立民宿党支部,大力发展民宿餐饮产业,形成了文旅带动模式。全市涌现了***村、***村、**村等15个乡村旅游“名村”,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四是集体产权改革模式驱动。村党组织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资源,激活资产要素,探索发展新机制,激发发展动能和活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街道**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清查和盘活,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并在资金撬动下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升级改造综合商用楼、建设仓储物流用地、开展城中村改造,通过多方经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村民受益的双赢目的。今年全市着力激发“三资”活力,通过盘活资产、整活资源、用活资金等形式,村集体实现创收856.53万元。三、人才引领,跑出加速度一是头雁领航添效力。严格落实村“两委”任职资格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全市183个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