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科学发展观案例分析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南涧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决定在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以孟连“7.19”事件、“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正反典型案例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查找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剖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持“依理说事、就事明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把正反典型案例教育转化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一、典型案例(一)反面案例1、云南普洱孟连县“7.19”事件。20*年7月19日,普洱市XX县区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被不明真相的500多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事件还造成41名公安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9辆执行任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2、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阳宗海是XX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距昆明36公里,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0米,汇水区面积为192平第1页共12页方公里,总蓄水量为6.04亿立方米,地处XX市、XX市交界地。自20*年以来,阳宗海水质已经连续6年保持优良。20*年6月以来,阳宗海水体的砷浓度出现异常偏高现象,昆明阳宗海水质已经由Ⅱ类急速降为了劣V类。现已确定,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主要来源为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而此次污染致使阳宗海恢复到三类水质至少要3年左右时间,耗资数十亿元。3、云南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0*年草海水质为劣Ⅴ类,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达到Ⅴ类地表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化。主要入湖河道29条,水质大多为劣V类。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污染物产生量迅速增加。1988-*年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20*年污染物递增趋势减缓。在污染物产生总量中,生活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染源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污染物削减量持续增加,*-20*年化学需氧量、总磷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总氮基本持平,入湖污染负荷量稍有下降。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自然演化。滇池至今已有约340万年的漫长演化历史,在现代演化过程中,水面不断缩小,目前滇池的水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第2页共12页蓄水量更是仅为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为1.49x1*m3,仅占其蓄水量的11%。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人不平衡,自净功能有限,大量沉淀污染物,从而形成了大量内污染源。(2)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4)缺乏雨季行洪污水治理技术和措施;(5)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6)水资源匾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湖泊自净能力所剩无几外海南北水质和水生态差异非常显著。目前,滇池北岸的昆明主XX县区面积已达约180km2,人口近200万,城市的急剧膨胀不仅加剧了污染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匾乏。滇池流域多年水资源量为5.3x1*m3,人均水资源量不到270m3/a,仅为世界人均值的4%,全国人均值的12%,全省人均值的5%,联合国极度缺水标准的50%。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滇池流域近年来兴建实施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其中已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3.4x1*m3,小型水库近140座,总库容近1x1*m3。水库总控制径流面积1651km2,占流域面积的57%。目前,滇池流域年平均供水量在10x1*m3以上,而根据多年平均人湖径流量扣除多年平均湖面蒸发量,滇池实际水资源量只有不到6x1*m3,缺口水量只能由湖库调节后重复利用。也就是说,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河道第3页共12页外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