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科学发展观发言材料立足科学发展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在我区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启动之际,召开这样一个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有助于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也是采言纳谏、集思广益的一种好形式。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指导下,我区的干部工作不断推陈出新。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下面我谈点个人的思考和认识:一、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进一步扩大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让群众充分参与,进一步扩大民主。因此,区委将研究出台《××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从规范初始提名权、扩大公开选拔比例、实行常委会票决入手,进一步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求,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一是改革完善初始提名制度。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干部任用的薄弱环节。《暂行办法》将对初始提名方法进行改革,规范初始提名程序,建立和完善民主提名制度。实行空岗预告制。进行民主推荐前,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选拔第1页共7页程序等向全区公布,扩大干部群众对拟选任岗位的知情权增强提名推荐的公开性和针对性。实行非定向“海推”。通过不带组织意图的民主推荐方法,产生初始提名人选。从而让多数人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让干部群众广泛地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民意否决制。初始提名人选必须从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得票名列前茅的人选中产生,凡得票不在前列或达不到一定比例的,一律不得作为提名人选。二是将公开选拔工作制度化。今年我们拿出了4个科级职位面对社会进行公开招考,为全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在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同时,又不失党管干部原则,是加快干部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暂行办法》中将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进行规定,使其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有计划地拿出更多的职位包括一些正职职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选拔,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占新提拔的同级干部中的比例。同时在区机关中倡导和鼓励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考试选拔。三是实行常委会无记名票决制。在以往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区委将研究出台《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改过去的议决制为票决制,并将票决干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过去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扩大到常委会权限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科第2页共7页级领导干部。在票决制中,每个常委只有一票,最后得票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以应到会常委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为通过。每一票价值相同,使意愿得以自由、民主地表达。与议决制相比,票决制将更好地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落实。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机制。一是立足科学发展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核评价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因此,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和亮点。经过前期调查摸底、充分调研、反复修改,这一体系已见雏形。新的干部考核体系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工作实绩三个百分制考评办法。针对过去考核干部突出政绩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把干部的实绩考核摆在突出位置,并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对考核评价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内容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工程、政治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把民意调查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必经程序,并在总得分中第3页共7页占有相当的比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