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驻外营业机构的财务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春瑜*企业跨区域经营发展有多种方式,除了在外地组建合资、全资子公司以外,设立非法人的驻外营业机构也是一种普遍形式。例如,家电业当前的主流销售模式就是在全国自建销售渠道,成立自己的省级分公司和地市级的经营部,各驻外机构非独立法人,但拥有经营权,在责任形式上属于独立的利润中心。由于此类机构和企业总部居于两地,跨地域实施管理往往有一定难度,很容易造成总部“鞭长莫及”的失控局面。在驻外营业机构的管理控制中,财务控制又是重中之重,是其他管理控制的基础。一.驻外营业机构财务控制的难点首先,空间距离造成了信息滞后和不充分,给管控造成了一定困难。管理到位需要以充分、真实、及时的信息为基础,驻外机构经营信息的传输总会存在时滞,即使通过ERP等信息工具尽可能缩短了时滞,但空间距离依旧会加大提供虚假信息、有意隐瞒信息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驻外机构对总部政策的执行情况一般要通过事后检查才能够了解,很难进行适时控制。其次,处于成本的考虑,驻外机构往往组织和人员精简,不具备充足的控制人手。驻外机构的营业规模一般达不到成立独立子公司的标准,不可能按照子公司建制设置完备的组织部门,一些人员也往往要身兼数岗,在内部控制力度和相互牵制力度上可能欠佳。第三,驻外机构自身情况参差不齐、驻地环境千差万别,总部较难制订统一的管控政策。一般来讲,驻外机构的管理政策应该尽可能在原则统一的前提下,适当体现差别,但“度”较难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平衡不太好处理。二.驻外营业机构财务控制目标财务控制的目标是使驻外机构的财务行为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在对驻外机构的“收”与“放”之间实现有效平衡。“收”与“放”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通用汽车公司原总裁斯隆在《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岁月》里写道:从分权化中,我们得到创新、责任、个人的发展、贴近实际的决策,以及灵活性------总之,所有一个组织适应新情况所要求的特性。从协调控制中,我们获得效率和经济性”。总公司对驻外机构的财务控制,就是要根据企业战略定位,在财务的收放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收而不死”、“放而不乱”。三.驻外营业机构财务控制内容1.资产安全与保值驻外机构资产包括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内容。在经营过程中要保证各项资产不被挪用、偷盗及非正常损坏,尽可能较少损耗和浪费。2.资金的高效利用其一,要通过计划和预算安排,保证驻外营业机构的供、产、销各环节尽可能协调一致,使各环节的物流、资金流实现有效衔接和平衡,尽可能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其二,各项费用资源的投放(例如促销宣传费、销售返利等)要保证过程合规、金*李春瑜:男,1973年生,河南泌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注册会计师,管理学博士。作者联系方式: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春瑜100836li7313@163.com,13910020973额合理、效果理想。3.财务政策的顺利执行总部的各项财务会计政策,例如价格政策、费用开支制度、存货准备金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都能够在驻外机构顺利执行。4.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营业性机构,驻外营业机构有责任按照总部的战略安排,及时全面地完成总部下达的各项财务目标。例如,回款目标、销售利润率目标、费用目标等等。四.驻外营业机构财务控制方法从财务控制的实现方式入手,一般的驻外机构财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在实践中,这几种方法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存在交叉,且需要方法间的协同,才能达到好的控制效果。1.收支两条线。出于对外经营的需要,驻外分支机构一般要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这些帐户的收支如果游离于总部的监控之外,或者是监控的及时性不够时,轻者容易形成驻外机构坐支现金费用开支随意,重者造成资金沉淀在外地,总部在财权方面被架空。收支两条线就是对驻外经营机构资金收支实施控制的行之有效手段。所谓收支两条线,是指驻外机构的营业收入先回到总部,再由总部根据驻外机构的资金需求拨付资金,驻外机构的费用开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