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汽车行业总体投资持续增长,但零部件投资强度明显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统计,1986年至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总投资7590亿元,其中整车投资5093亿元,而零部件投资只有2000多亿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据此表示,在发达国家,零部件投资通常大于整车投资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应为1:1.3至1:2,而目前我国仅为1:0.3,远远不够。而从企业角度来看,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同样少之又少。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整车企业在零部件上投入不足1%的不在少数。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企业就很难培育较强的研发能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2009年对135个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6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采购方最需要配套企业具备的是针对需求的完整过程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但对于多数调查企业而言,引进技术产品国产化仍然是最常使用的产品开发方式,如引进技术产品进行适应性开发、逆向开发或模仿开发。显然,这一状况表明我国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提高速度与产业需要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现在零部件产业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其实国家推出的两个汽车产业政策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付于武介绍说,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要扶持50个零部件小型巨人,要给予一系列的政策倾斜;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又提出了要特别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但是截至目前看来,零部件方面的基本状态没有变化,甚至可以讲在某些方面,技术距离越来越大。”为什么?付于武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零部件产业发展上缺乏清晰的战略。有专家表示,由于没有股比限制,近10年来采取独资方式进入我国的外资零部件企业数量大大超过入世以前。在此背景下,一些在入世前进入的零部件合资外方纷纷要求中方让出股权,伺机寻求独资或控股,一些曾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竞争实力的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加入到合资浪潮中,并在随后发展中销声匿迹。以汽车空调为例,截至目前,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等已占据我国汽车空调大部分市场,而我国以前较为知名的汽车空调企业早已难觅踪迹。“在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与外资零部件企业能力间存在较大差距,而国家和地方政府却依然保留对外资企业许多优惠条件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该如何发展就必须得有新思路。”付于武呼吁,“现在我们应把零部件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思考,要真正给予扶持以及政策引导。”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来源:时间:2011-06-11前言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带动性强、规模效益显著、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征;零配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我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把我市建设成国家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其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粤府〔2009〕77号)的总体要求,结合《关于加快佛山市汽车配件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佛府办〔2008〕43号)、《佛山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佛发改工交〔2009〕15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的方案》的精神,特制定本发展规划。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与条件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是我市的新兴产业。为适应国内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已落户广州的日系三大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向广东转移的步伐,我市充分发挥紧邻广州汽车产业基地的区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这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使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迅猛。1.总量规模快速增长全市有汽车及零配件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2家。2009年,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配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54.87亿元,工业增加值73.36亿元,从业人员近5.4万人,48.2%的规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整车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市整车制造企业有福迪汽车、粤海汽车、福田南海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