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节统计学概述——知识准备一、统计学的定义二、数据处理(一)统计数据的类型(二)数据预处理的基本步骤三、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介绍(一)几个基本概念(二)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四、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一)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二)方差分析第二节税收收入运行的统计学分析一、税收收入运行的经济性(一)描述统计量(二)相关性分析(三)税收随GDP增长的弹性二、税收收入的内在增长趋势(一)税收收入运行随时间变动的趋势(二)税收增长率分析三、税收收入运行的季节性四、其他常用税收分析方法(一)税源质量的效能位差分析(二)同业税负分析第三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一、聚类分析(一)定义(二)聚类的基本步骤(三)实例:部分国家税收加社保负担率聚类分析二、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一)主成分分析法(二)因子分析法第四节回归分析一、基本原理(一)一元回归模型(二)多元回归模型二、模型的基本假设和特殊情况处理(一)古典回归模型的假设(二)模型的检验统计量(三)几种特殊情况及处理方法第五节指数一、加权综合指数(一)拉氏价格指数(二)帕氏价格指数(三)加权平均指数二、常用价格指数(一)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定义(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作用三、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第六节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介——SPSS和EVIEWS应用实例一、描述统计量二、相关性分析三、图表演示四、回归分析五、预测六、时序模型——季节性差分附:EXCEL软件数据分析功能的应用第一节数据整理第二节图表功能一、柱形图二、散点图三、折线图第三节分析功能一、抽样二、描述统计三、相关系数四、回归五、移动平均参考书目第一节统计学概述——知识准备一、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在多个科学领域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统计学是与数据打交道的学科,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数据收集也就是取得统计数据,这是一切统计分析的立足点;数据处理是将数据用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是数据特征的直观反映;数据分析则是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并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而得出结论,这是对数据的精细加工,数据分析的方法宜适当,应能说明问题。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图形、表格和数值方法来汇总数据的统计学。目的在于描述数据的统计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推断统计是指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二、数据处理(一)统计数据的类型1、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分类数据是指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文字表述的类别。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如考试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等。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为具体数值。分类和顺序数据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2、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在同一时刻或几乎同一时点所收集到的数据。如:多个企业当年利润总额、实缴税收、税负水平等。时间序列数据:在若干个连续时点内所收集到的数据。如:2000年-2005年每年福建省地方税收收入等。区分数据类型十分重要,因为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比如:对分类数据我们通常计算出各组频数或频率,计算其众数和异众比率,进行列联表分析和x2检验等;对于顺序数据可以计算其中位数和四分位差,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对于数值型数据可以用更多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种统计量、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等。对于横截面数据可以计算集中度和离散度、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可以计算时间趋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等。(二)数据预处理的基本步骤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一切统计工作的基础,搜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或抽样调查。(1)统计报表制度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