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中心小学翟静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中心小学翟静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读懂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它又是眼、耳、口、鼻、并用的阅读活动。然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天真活泼、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差,精力集中时间短,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提高低年级的朗读兴趣,打好朗读基础,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一、创设情境,诱发朗读激情。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不稳定时期,他们的活动往往要靠一定的诱因引导才能更好的进行,尤其对朗读缺乏兴趣的学生更是如此,针对这一特点,教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把课文所描写的画面生动形象的地展现在面前,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课文的思想感情等重难点也就突破了。如在《小小的船》这一课的朗读训练中,教师可抓住课文感情真挚、想像丰富、语言精练的特点,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配上音乐,启发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读课文,让小朋友想象:如果自己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桨,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学生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就能把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又如在《猜一猜》这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音频让学生观察风来时的情景,形象的画面诱发了学生的朗读激情。学生通过对课文由浅入深多层次的反复朗读,对于文中出现的“让路”、“招手”、“弯腰”、“点头”等重点词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二、范读引路,掌握朗读方法低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模仿能力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范读作用,把范读贯穿在整个朗读指导中。范读可由教师读或优秀生读,对于一些必要掌握的朗读方法,如重音、语气、声调、停顿、速度等只有通过这种朗读指导才能使低年级学生领会、听得见、学得到。如在《自己去吧》一文中,当读到鸭妈妈、鹰妈妈对自己孩子说话时语重心长的语气和关爱的态度时,配以适当的表情,把妈妈们的情真意切及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听了老师的范读以后,学生收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读的时候都模仿得很像,不仅语气、语调,连老师的表情也模仿出来了。三、变换形式,激发朗读兴趣朗读训练中,教师应多变换形式,让学生体味读书的快乐,由此激发朗读兴趣。如在教《狼和小羊》一文中,可让学生分角色读。由于有表演的机会,学生都十分乐意参与朗读活动。此外朗读方式也应根据体裁而变。如《小公鸡和小鸭子》、《美丽的小公鸡》宜分角色朗读;《雪地里的小画家》适合自由朗读。总之,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富于变化,才能激发兴趣,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面向全体学生。四、课内外结合,增强朗读效果每个儿童或多或少都有表现欲,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可利用儿童这一特点,给他们创造自由舞台,充分展示自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增强朗读效果。如可在全班组织朗读比赛,让他们课外找自己喜爱的童话、寓言、诗歌、故事等读物给同学们听。师生共同评议,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增强了朗读训练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还有小表演、配乐朗读等等,学生通过它们更广泛地激发了朗读兴趣。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要老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便会发现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扎扎实实进行朗读训练,培养朗读能力,激发朗读兴趣。